编辑内容
当前分类:
陶瓷颗粒
问题:
内容:
## 陶瓷颗粒防滑路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陶瓷颗粒防滑路面因其优异的防滑性能、色彩装饰性及环保特性,广泛应用于人行步道、自行车道、坡道、广场及景观工程等对安全系数要求较高的场所。为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及使用要求,需遵循严格的验收规范。验收工作主要围绕材料质量、施工工艺及最终成品性能展开。 **一、 材料质量验收** * **陶瓷颗粒:** * 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常用范围:1-3mm, 2-4mm, 3-5mm),分布均匀。 * 颗粒应具备高硬度(莫氏硬度≥6)、低磨耗值,确保长期耐磨性。 * 色彩稳定,无显著色差,需提供批次一致性报告。 * 物理化学性能稳定,耐酸碱、耐候性强。 * **粘结剂(底涂、面涂树脂):** * 树脂类型(如聚氨酯、环氧树脂等)需符合设计要求。 * 产品应具备完整出厂合格证明及检测报告(固体含量、粘度、适用期、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粘结强度、耐黄变、耐候性等)。 * 必须满足国家相关环保标准要求(如GB 18583等)。 * **填缝料/罩面剂(如使用):** * 与主体树脂相容性好,具备良好的耐磨、防污、耐候性能。 * 满足设计要求的透明度或色泽。 **二、 施工过程控制与验收** * **基面处理:** * 基层(混凝土、沥青等)必须坚实、平整、干燥、洁净。混凝土基层含水率宜≤6%,平整度(2m直尺)误差≤3mm。 * 裂缝、油污、浮浆等缺陷需彻底修补、打磨或清洁。 * **底涂层施工:** * 底涂树脂应均匀满刮或滚涂,确保对基层充分渗透与封闭。涂布量需满足设计及材料说明要求。 * 无漏涂、堆积现象,形成连续封闭层。 * **陶瓷颗粒撒布与固化:** * 在底涂表干后、固化前,均匀、足量撒布指定粒径和颜色的陶瓷颗粒。 * 撒布后需适度辊压或拍实,保证颗粒与底涂良好粘结,避免虚铺。 * 需确保颗粒覆盖率≥90%,无明显空白区域或堆积过厚区域。 * **面涂层施工:** * 待底涂与颗粒层完全固化后,清除未粘结牢固的浮粒。 * 面涂树脂应均匀刮涂或喷涂,完全覆盖并浸润颗粒层。涂布量需保证达到设计厚度(通常≥1.0mm)。 * 表面应平整、色泽一致、无气泡、无起皱、无漏涂、无明显刮痕或接茬痕迹。 * **固化养护:** * 严格按材料厂商提供的温度、湿度条件及时间要求进行充分固化养护。 * 养护期间应完全封闭,防尘、防雨、防污染、防踩踏。 **三、 成品质量验收** * **外观质量:** * 表面颜色均匀一致,符合设计色板要求,无明显色差。 * 表面平整、洁净,无起泡、脱壳、开裂、剥落、颗粒明显脱落、凹坑、划痕及污染等缺陷。 * 颗粒分布均匀,粘结牢固,无大面积浮粒。 * **物理性能(现场或实验室测试):** * **附着力:** 涂层与基层、颗粒与涂层间粘结牢固。按GB/T 5210或相关标准进行拉拔试验(现场或制样),最小粘结强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通常≥2.0MPa)。 * **耐磨性:** 按GB/T 1768或相关标准测试,磨耗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 **耐冲击性:** 按GB/T 1732或相关标准测试,应无开裂或剥落。 * **耐候性(老化试验):** 有条件时可参照GB/T 1865进行人工加速老化测试,评价保色性及抗粉化性能。 * **防滑性能(核心指标):** * **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测试(BPN值):** 按GB/T 20473或其他相关标准方法测试(需注明测试条件,如干态、湿态)。湿态BPN值应≥65(依据应用场所安全等级要求,可更高,如坡道≥70)。 * **抗滑值(SFC或PN值):** 使用横向力系数测试车按相关规范测试(如JTG 345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需满足设计要求。 * **厚度:** * 使用测厚仪多点测量,总平均厚度(颗粒层+面涂层)应不低于设计值(通常≥3mm)。允许偏差应符合合同或规范约定(如±0.2mm)。 **四、 环保与安全** * 竣工后,场地应无明显刺激性气味挥发。 * 材料的有害物质限量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8583及相关环保要求。 陶瓷颗粒防滑路面工程质量验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国家及行业相关规范标准、施工合同约定的条款执行,对材料、施工全过程及最终成品的各项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科学、客观的检测与评价。唯有通过严谨的验收程序,方能有效保障路面的防滑安全性能、耐久性及美观度达到预期目标。
更新内容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