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塑胶跑道施工方案及流程

内容分类: 塑胶跑道 / 内容编号: 172

混合型<a href=/ target=_blank>塑胶跑道</a>施工方案及流程

一、基础处理与验收

二、材料准备与混合

  1. 材料确认与预处理:
    • 严格核对聚氨酯(PU)胶粘剂、粒径均匀的EPDM或SBR橡胶弹性颗粒等主要材料的技术参数,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标准(如GB/T 14833、GB 36246)。
    • 弹性颗粒需保持干燥、无杂质。必要时提前进行干燥处理。
  2. 精确配比与混合:
    • 依据设计方案和材料特性,精确计量PU胶粘剂(通常由A、B组分构成)与弹性颗粒的比例。
    • 使用专业搅拌设备,先将PU胶粘剂的A、B组分按规定比例充分混合均匀,随后在限定时间内加入精确计量的弹性颗粒,快速、充分搅拌至颗粒完全被胶液包裹均匀。严格控制搅拌时间与速度,避免因搅拌过度或不足影响材料性能。

三、弹性底层摊铺

  1. 基底处理: 在验收合格的基础表面,均匀涂刮一层专用界面剂(底涂),以增强基础与弹性层的粘结力。
  2. 摊铺施工:
    • 将混合均匀的PU与弹性颗粒材料运送至指定区域。
    • 采用专业摊铺机配合人工辅助进行摊铺。严格控制摊铺厚度(通常9-13mm),确保厚度均匀一致。
    • 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平整度,及时刮平处理。摊铺机应匀速行进,避免停顿造成接茬不平。
  3. 压实消泡: 摊铺后立即使用重型消泡滚筒反复滚压,排除材料中的空气气泡,使颗粒与胶水结合更密实,表面更平整。

四、防滑面层喷涂

  1. 面层材料混合: 将彩色PU面漆与EPDM细颗粒按设计配比精确混合,使用专用喷涂设备搅拌均匀,形成浆料。
  2. 喷涂作业:
    • 待底层完全固化(通常需24-48小时)且表面洁净干燥后施工。
    • 使用专业无气喷涂机进行交叉喷涂(通常分2-3遍完成)。真好遍喷涂用量约60%,主要起覆盖和粘结作用;第二遍(及第三遍)喷涂用量约40%,主要作用是均匀覆盖、调整颜色、形成较终纹理。
    • 每遍喷涂方向应垂直交替,保证喷涂均匀、无遗漏、无色差。严格控制喷涂压力、喷枪高度和移动速度。

五、场地划线

  1. 测量定位: 依据国际田联(IAAF)标准或场地设计图纸,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如全站仪)进行放线定位,精确标记出各类跑道线、起跑线、接力区、栏位等位置。
  2. 划线施工:
    • 使用专用聚氨酯划线漆。
    • 在已固化的面层上,沿线位贴好美纹纸或使用模板进行遮盖保护。
    • 采用专用划线机进行涂刷或喷涂,线条要求平直、均匀、饱满,边缘清晰锐利。及时撕除美纹纸。
    • 待标线漆表干后,可再次喷涂一层透明保护材料增强耐磨性。

六、养护与清洁

混合型塑胶跑道施工的重点在于严格的基础处理、精确的材料配比与混合控制、规范的摊铺与喷涂工艺、精准的标线定位以及充分的成品养护。每个步骤均需遵循技术规程与质量标准,才能确保较终成品的物理性能稳定、运动表现优异且美观耐久。

下一篇编辑返回列表

请检查内容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