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内容
当前分类:
塑胶跑道
问题:
内容:
## 混合型塑胶跑道施工方案及流程 混合型塑胶跑道以其优异的物理性能、耐用性和运动表现,成为高标准运动场地的重要选择。其施工过程严谨,主要包含以下核心步骤: **一、基础处理与验收** * **场地清理:** 彻底清除基础表面(通常为水泥或沥青混凝土)的灰尘、油污、松散颗粒及任何影响粘结的杂物。必要时使用高压水枪冲洗,确保完全洁净。 * **基础修补:** 仔细检查基础,对存在的裂缝、孔洞、凹陷或凸起部分进行专业修补。裂缝需开槽清理后填充专用材料;局部不平整处需打磨或填补找平。 * **含水率测试:** 施工前必须进行基础含水率检测,通常要求低于8%。若超标,需延长干燥时间或采取强制通风措施,严禁在潮湿基础上施工。 * **平整度验收:** 使用3米直尺多方向检测基础平整度,尺下间隙应≤3mm。基础需坚实、稳定、无空鼓、无粉化。 **二、材料准备与混合** 1. **材料确认与预处理:** * 严格核对聚氨酯(PU)胶粘剂、粒径均匀的EPDM或SBR橡胶弹性颗粒等主要材料的技术参数,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标准(如GB/T 14833、GB 36246)。 * 弹性颗粒需保持干燥、无杂质。必要时提前进行干燥处理。 2. **精确配比与混合:** * 依据设计方案和材料特性,精确计量PU胶粘剂(通常由A、B组分构成)与弹性颗粒的比例。 * 使用专业搅拌设备,先将PU胶粘剂的A、B组分按规定比例充分混合均匀,随后在限定时间内加入精确计量的弹性颗粒,快速、充分搅拌至颗粒完全被胶液包裹均匀。严格控制搅拌时间与速度,避免因搅拌过度或不足影响材料性能。 **三、弹性底层摊铺** 1. **基底处理:** 在验收合格的基础表面,均匀涂刮一层专用界面剂(底涂),以增强基础与弹性层的粘结力。 2. **摊铺施工:** * 将混合均匀的PU与弹性颗粒材料运送至指定区域。 * 采用专业摊铺机配合人工辅助进行摊铺。严格控制摊铺厚度(通常9-13mm),确保厚度均匀一致。 * 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平整度,及时刮平处理。摊铺机应匀速行进,避免停顿造成接茬不平。 3. **压实消泡:** 摊铺后立即使用重型消泡滚筒反复滚压,排除材料中的空气气泡,使颗粒与胶水结合更密实,表面更平整。 **四、防滑面层喷涂** 1. **面层材料混合:** 将彩色PU面漆与EPDM细颗粒按设计配比精确混合,使用专用喷涂设备搅拌均匀,形成浆料。 2. **喷涂作业:** * 待底层完全固化(通常需24-48小时)且表面洁净干燥后施工。 * 使用专业无气喷涂机进行交叉喷涂(通常分2-3遍完成)。第一遍喷涂用量约60%,主要起覆盖和粘结作用;第二遍(及第三遍)喷涂用量约40%,主要作用是均匀覆盖、调整颜色、形成最终纹理。 * 每遍喷涂方向应垂直交替,保证喷涂均匀、无遗漏、无色差。严格控制喷涂压力、喷枪高度和移动速度。 **五、场地划线** 1. **测量定位:** 依据国际田联(IAAF)标准或场地设计图纸,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如全站仪)进行放线定位,准确标记出各类跑道线、起跑线、接力区、栏位等位置。 2. **划线施工:** * 使用专用聚氨酯划线漆。 * 在已固化的面层上,沿线位贴好美纹纸或使用模板进行遮盖保护。 * 采用专用划线机进行涂刷或喷涂,线条要求平直、均匀、饱满,边缘清晰锐利。及时撕除美纹纸。 * 待标线漆表干后,可再次喷涂一层透明保护材料增强耐磨性。 **六、养护与清洁** * 所有工序完成后,设立醒目标志,对场地进行封闭养护。通常建议养护期不少于7-14天,具体时间视环境温湿度而定。养护期内严禁任何人员、车辆进入,避免重物冲击、摩擦或污染。 * 养护期满后,进行场地全面清洁,去除施工残留物及灰尘,准备交付使用。 混合型塑胶跑道施工的核心在于严格的基础处理、精确的材料配比与混合控制、规范的摊铺与喷涂工艺、精准的标线定位以及充分的成品养护。每个环节均需遵循技术规程与质量标准,才能确保最终成品的物理性能稳定、运动表现优异且美观耐久。
更新内容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