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跑道施工方案及工艺
全面解析塑胶跑道从准备到验收的完整施工流程,确保跑道质量与使用寿命。
施工准备
- 场地清理:彻底清理施工区域,确保场地平整、干燥,无杂物和积水。凹陷处需用胶料进行初步处理。
- 材料准备:订购底层材料、面层材料、胶水、底漆、涂料等,确保所有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质量检测。
- 设备准备:准备好打磨机、切割机、搅拌机、喷涂机等设备,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基础处理
- 基础检测:对场地进行平整度、坡度和密实度测量。基础不平或有裂缝的地方需修补或重新夯实。
- 排水系统设置:确保排水沟盖板上的排水孔畅通,避免积水渗入跑道结构中。
- 底层铺设:使用橡胶颗粒与环氧树脂混合铺设底层材料,厚度一般为10-15毫米,确保压实平整。

面层施工
- 底胶铺设:在底层上均匀铺设底胶,厚度约为10毫米,使用搅拌机将PU喷面胶与EPDM颗粒按比例混合后喷涂。
- 面层喷涂:分两次喷涂面层胶浆,D次达到70%-85%,第二次完成剩余部分。注意均匀性,避免色差或厚度不均。
- 划线作业:使用测量工具准确标出跑道中心点和标线位置,用白线弹出参考线,由专业划线师傅完成标线作业。

质量控制与验收
- 施工检测:每道工序完成后需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平整度、厚度、坡度等指标的测量。表面平整度误差需控制在±3毫米以内。
- 技术指标:跑道表面厚度需达到13毫米(±1毫米),横向坡度不大于0.5%,纵向坡度不大于1%,雨后20分钟内无积水。
- 环保要求:使用环保型塑胶材料,提供有害物质释放限量认证证书。

后期维护
- 清洁保养:施工完成后及时清理场地,清除残留物,并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
- 修复与保养:针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损坏或磨损,及时进行修补和维护,延长跑道使用寿命。
注意事项
- 施工环境:避免在较端天气条件下施工,如大风、暴雨或低温天气。
- 安全措施:施工人员需佩戴安全装备,遵守防火防电规定,确保施工安全。
施工流程概览
施工准备
场地清理、材料准备、设备准备
基础处理
基础检测、排水系统设置、底层铺设
面层施工
底胶铺设、面层喷涂、划线作业
质量控制与验收
施工检测、技术指标、环保要求
技术指标与质量标准
平整度要求
跑道表面平整度误差需控制在±3毫米以内,确保运动员跑步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厚度要求
跑道表面厚度需达到13毫米(±1毫米),确保足够的缓冲性和耐用性。
坡度要求
横向坡度不大于0.5%,纵向坡度不大于1%,确保排水顺畅,避免积水问题。
排水性能
雨后20分钟内无积水,确保跑道在雨后能够快速恢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