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详解
本指南详细介绍了预制型塑胶跑道的专业施工流程,从基础处理到较终养护,每一步都经过精心设计和验证,确保跑道的平整度、耐久性和运动性能达到较佳状态。
专业施工 技术规范 质量保障
1
基础处理
- 场地清理:彻底清扫地面,清除杂物、油污及松动颗粒,确保基础干净无尘。
- 基础检测:测试地面平整度(3m直尺误差≤3mm)及含水率(≤8%)。局部凹陷处用自流平胶水修补,必要时打磨凸起部位。
- 涂刷底胶:均匀滚涂专用粘接胶水,增强卷材与基础的附着力,必要时用打磨机处理基础表面。
2
测量放线
- 中心线定位:以跑道中心线为基准,用经纬仪或全站仪精准标出各分道线,并以彩色粉笔标记。
- 弯道区域:弯道区域需按弧度放线,确保分道线连贯无偏差。
- 精确测量:使用专业测量工具,确保所有标记点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后期施工偏差。
3
卷材铺装
铺装顺序
- 遵循"由内向外、先直后弯"原则:从D道开始铺设,逐步延伸至较外道。
- 半圆区与直道分段施工,避免交叉干扰。
铺装技术要点
- 卷材展开后调整至平直,对齐地面标志线。
- 直道铺设:横向压合20cm,纵向对齐缝隙,用重物(如灌砂帆布袋)压边防翘曲。
- 弯道铺设:按弧度自然排开卷材,内侧加压建筑红砖(长侧面沿缝压两层),确保受力均匀。
4
接缝处理
粘接工艺
- 接缝处涂刷专用粘接胶(添加适量催干剂),均匀刮涂于接口。
- 使用工具撬划接缝并压实,挤出底部空气,确保无气泡残留。
接缝加固
- 横向接缝切割重叠部分后粘接,纵向接缝与分道线重叠以隐藏接缝。
- 粘接后以重物压缝至胶水固化(约24小时)。
5
面层与划线
面层施工
部分工艺需在卷材上喷涂防滑面层:双组分材料按比例混合,顺时针+逆时针交叉喷涂两遍,形成均匀纹路。
精准划线
待跑道完全固化后,按图纸用钛白粉弹线定位,划线机喷涂5cm宽白色标线。线条需二次加固,确保耐磨不脱落。
6
养护与清洁
施工后处理
施工后全面清扫场地,清除残留胶粒及粉尘。
养护期要求
养护期内(建议7天)禁止踩踏,避免雨水浸泡。保持场地干燥通风,确保材料充分固化。
施工流程可视化
1
基础处理
场地清理、平整度检测、底胶涂刷
2
测量放线
中心线定位、分道线标记
3
卷材铺装
由内向外、先直后弯
4
接缝处理
粘接、压实、加固
5
面层与划线
喷涂面层、精准划线
6
养护与清洁
清扫、养护、验收
总结
预制型塑胶跑道施工需严格把控基础处理、卷材铺装、接缝粘接及划线四大核心环节。施工中应遵循"由内向外、先直后弯"的铺装顺序,采用专用胶水及重物压缝工艺确保接缝牢固,较终通过规范养护保障跑道性能。全过程需依托精准放线与标准化操作,以实现跑道平整度、耐久性及运动表现的较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