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型塑胶跑道施工方案
预制型塑胶跑道标准化施工方案
预制型塑胶跑道以其安装便捷、性能稳定、环境友好等特点,成为专业运动场地建设的重要选择。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跑道的使用性能与寿命,需遵循严谨的工艺流程与质量控制标准。
一、 施工前准备
- 基础验收:
- 基础(通常为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必须达到养护期要求,强度、密实度符合设计规范。
- 平整度要求严格:使用3米靠尺检测,大间隙≤3mm,合格率≥95%。整体坡度符合设计要求(通常为0.3%-0.8%),无积水。
- 表面洁净、干燥、无油污、浮尘、松散颗粒、空鼓、裂缝、起砂等缺陷。裂缝需预先修补处理。
- 含水率控制:必要时需进行含水率检测,确保达标(通常要求≤8%)。
- 材料准备与检验:
- 预制型卷材:规格、型号、颜色、厚度、物理机械性能(拉伸强度、伸长率、冲击吸收、垂直变形等)应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要求。材料进场应附带出厂合格证及检测报告,并抽样送检。
- 专用粘合剂:选用与预制卷材配套、环保、性能可靠的粘合剂。
- 划线漆:选用符合标准的耐磨、耐候、附着力强的专业跑道划线漆。
- 辅助材料:如填缝料、界面处理剂、清洁剂等。
- 现场条件:
- 确保施工期间天气良好,环境温度宜在10-35℃之间,相对湿度≤85%,避免在雨雪、大风及5℃以下施工。
- 施工区域水电接驳到位,照明充足。
- 材料堆放区需平整、干燥、通风、防雨防潮,避免阳光直射。
二、 基础处理
- 清洁除尘: 使用专业清扫设备(如强力吸尘器、吹风机)彻底清除基础表面的灰尘、沙粒及其他杂物。
- 缺陷修补: 对局部凹陷、小孔洞,使用专用填缝料(如环氧砂浆或聚合物砂浆)修补平整、打磨光滑。凸起部位需打磨平整。
- 界面处理(必要时): 对于表面过于光滑或密实度较差的基础,可涂刷专用界面处理剂,增强粘合力。待其完全干燥固化。
- 复测确认: 再次检测基础平整度、坡度,确保符合铺装要求。
三、 基准定位与预铺
- 测量放线: 依据设计图纸,精确测量定位跑道各区域基准线,特别是起跑线、分道线、接力区等关键位置。使用经纬仪、钢尺、墨斗等工具弹出清晰准确的基准线。
- 卷材预铺:
- 将预制卷材沿跑道方向(尽可能沿长边)打开,按设计位置(考虑搭接或对接)初步摆放。
- 检查卷材的颜色、批号一致性,确保相邻卷材无明显色差。
- 观察卷材与基础的贴合情况,尤其注意边角部位。
- 确定铺设方案和卷材裁切位置,做好标记。卷材边缘宜超出设计边界约10-15cm,待粘合固化后再精确裁边。
四、 卷材铺装
- 基底涂胶:
- 严格按照粘合剂生产商提供的配比和方法进行搅拌混合。
- 使用专业锯齿镘刀或刮板,在清洁干燥的基础表面均匀涂刮粘合剂。涂胶面积宜略大于单幅卷材宽度,避免漏胶或重叠涂胶导致过厚。
- 控制涂胶厚度(通常为0.5-1.0mm),保证涂布均匀、无遗漏、无堆积。使用双组分反应型粘合剂时,需注意开放时间(指胶粘剂涂布后至能有效粘合的时间限制)。
- 卷材铺设:
- 精准对位: 待粘合剂达到佳粘接状态(通常手指触感微粘但不拉丝)时,将预铺好的卷材按基准线准确回卷到位。
- 排气压实: 从卷材铺设方向的中部向两侧,使用专业压辊(如50kg以上橡胶压辊或钢轮压路机)反复碾压,排除卷材与基础间的空气,确保完全密实粘合,无气泡、无褶皱。特别注意卷材边缘及搭接/对接部位的压实。
- 边角处理: 对边角、圆弧及排水沟盖板等部位,需仔细施胶、压实,必要时使用重物辅助加压。超出边界的多余部分待粘合剂固化后切割整齐。
- 接缝处理:
- 热熔焊接(推荐): 待卷材铺设24小时以上粘合剂充分固化后,进行接缝处理。
- 使用专用热风焊接设备(带焊嘴)。
- 沿接缝处削边(通常呈斜坡状),使两卷材边缘形成V型槽。
- 用热风枪将卷材接缝边缘及配套焊线(与卷材同材质)加热至熔融状态(温度控制在140℃±5℃)。
- 迅速使用专用压辊将熔融的焊线压入V型槽并压实,确保焊接牢固、平滑、无缝隙,冷却后修剪平整。
- 冷粘接(特定情况): 需使用配套的专用接缝胶,严格按工艺要求施工,确保接缝强度和平整度。通常用于临时修补或特定位置。
- 热熔焊接(推荐): 待卷材铺设24小时以上粘合剂充分固化后,进行接缝处理。
- 多层铺装(如适用): 若设计方案包含多层(如弹性层+面层),需待下层完全固化并清洁后,再按上述步骤铺设上层卷材。
五、 场地划线
- 清洁表面: 待跑道卷材完全固化(通常≥72小时)且接缝处理后,彻底清洁划线区域表面,确保无灰尘、油污、水渍。
- 精确定位: 严格依据国际田联(IAAF)或相关标准以及设计图纸,复测并精准定位所有线条位置(起终点线、分道线、栏位标记、接力区等),弹出细线标记。
- 涂刷底漆(必要时): 在待划线区域涂刷一层与划线漆相容的专用底漆,增强附着力。
- 划线施工:
- 使用专业划线机(或模板配合手工涂刷),确保线宽(通常5cm)、线长、弧度符合标准。
- 划线漆应搅拌均匀,涂布均匀,厚度一致(通常1.2-1.5mm),边缘清晰整齐。
- 避免漏涂、流挂、毛刺。待第一道漆干燥后再涂第二道,确保色泽饱满、耐磨。
六、 清洁与成品保护
- 全面清洁: 施工结束后,彻底清理施工现场所有垃圾、杂物、胶痕。
- 成品保护: 在固化期(通常7-14天,具体视粘合剂及环境条件而定)内设置围挡,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避免车辆碾压、重物冲击、尖锐物划伤及污染(特别是油漆、油污)。保持场地清洁干燥。
材料运输与存储要求
- 运输: 卷材应竖立运输并固定牢靠,避免重压、弯折、摩擦、日晒雨淋。粘合剂、油漆等化学材料需单独安全运输,符合相关规定。
- 存储: 卷材应存放于通风干燥的室内仓库,远离热源、火源,离地存放(垫高≥10cm),避免长时间挤压变形。粘合剂、油漆等应存放于阴凉、干燥处,注意密封及保质期,分类存放,符合消防要求。
环保与质量控制
- 材料环保性: 所用材料(卷材、粘合剂、划线漆等)需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环保标准,有害物质限量(如TVOC、苯系物、游离甲醛、可溶性重金属等)达标。
- 过程控制: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各关键工序(基础处理、涂胶量、卷材铺设压实度、接缝质量、划线精度)进行严格检查并记录。配备专业检测工具(靠尺、坡度仪、测厚仪、粘接强度测试仪等)。
- 竣工检测: 跑道竣工后,需按照相关标准对厚度、平整度、坡度、物理性能(冲击吸收、垂直变形、拉伸强度、颜色、外观等)进行抽样检测,出具合格报告。
总结 预制型塑胶跑道的施工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其核心在于对基础质量的严格要求、对材料性能的严格把关以及对施工工艺的精细化管理。通过标准的施工程序、规范的操作方法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才能终确保跑道的性能稳定、经久耐用,为运动员提供安全可靠的运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