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塑胶跑道施工规范
小区塑胶跑道施工规范要点
塑胶跑道在小区运动场所的应用日益广泛,其性能表现直接关系到居民的使用体验与安全。规范的施工流程是确保跑道质量的关键,主要涵盖以下核心环节:
1. 基础处理
- 平整度要求: 地基需达到3米直尺测量下任意方向误差≤3mm的水平度标准。
- 密实度与强度: 基础层压实度应≥95%,混凝土基础强度需满足C20或以上要求。
- 排水设计: 需设置0.5%-1%坡度保证排水畅通,杜绝积水可能。
- 清洁与处理: 施工前需彻底清除基础表面浮尘、油污及松散颗粒,必要时需进行打磨与修补处理。
2. 材料选择与准备
- 环保性能: 所有胶水、色浆、颗粒等原材料必须符合GB 36246-2018等国家现行标准中有害物质限量规定。
- 物理性能: 材料应满足冲击吸收(35%-50%)、垂直变形(0.6mm-1.8mm)、抗滑值(BPN 20≥47)等关键物理指标要求。
- 批次一致性: 同一工程弹性层与耐磨层材料需采用同批次原料,确保材质均匀稳定。
- 现场存储: 材料应存放于阴凉干燥环境,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影响性能。
3. 施工工艺控制
- 环境监测: 施工期间持续监测环境温湿度,气温宜在15℃-35℃,空气湿度≤85%,避免雨天、大雾及大风天气作业。
- 底层摊铺: 按设计厚度(通常≥10mm)均匀刮涂弹性底层,采用专业摊铺设备确保密度一致。
- 面层施工: 精确控制耐磨面层厚度(通常2-3mm),采用高压喷涂工艺保证EPDM颗粒分布均匀,粘接牢固。
- 接缝处理: 施工缝应切割成45度斜角,新料覆盖时需进行充分打磨并涂刷专用界面剂。
- 标志线施划: 待面层完全固化后,使用专业划线机及符合标准的聚氨酯划线漆施划,确保线条平直、宽窄一致。
4. 养护管理
- 固化时间: 面层整体施工完成后需保证至少72小时(标准条件下)的固化养护期。
- 环境控制: 养护期间禁止人员进入,需采取遮挡措施防止雨水侵蚀和阳光暴晒。
- 成品保护: 固化期结束后开放使用前,应对跑道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清除表面杂质。
总结: 小区塑胶跑道的品质依赖于严谨的基础处理、合规的材料选择、精准的施工工艺控制及科学的成品养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