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型塑胶跑道施工质量要求有哪些
预制型塑胶跑道施工质量要求
预制型塑胶跑道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其物理性能、运动表现及长期服役状态。确保工程质量需严格遵循以下核心要求:
1. 基础要求
- 坚实平整: 地基(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需满足规范要求的强度与密实度,无空鼓、脱层、松散、油污、裂纹及明显水渍。平整度需达到3米直尺测量误差≤3mm的标准。
- 坡度控制: 基础需具备合理排水坡度(一般≥0.5%),场地内不得积水。坡度测量误差需在±0.1%以内。
- 清洁干燥: 施工前需彻底清洁基础表面浮尘、砂粒、油渍及其他杂物,保证基础干燥(含水率≤8%)。
- 温度适应性: 基础表面温度低于露点温度3℃以上或环境湿度大于85%时,不宜施工。
2. 材料检验
- 批次一致性: 同一工程使用的预制型卷材应保证颜色、纹理、厚度、物理性能(如拉伸强度、伸长率、压缩复原率、冲击吸收、垂直变形)等关键参数一致,且符合设计及国家标准要求。进场材料需提供型式检验报告与出厂合格证。
- 现场复验: 依据相关规定对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现场见证取样检测。
- 铺装材料匹配: 配套使用的粘接剂(如聚氨酯粘接胶)性能需与预制卷材及基础相容,满足粘接强度、耐候性等要求。粘接剂应在有效期内,按厂家配比与操作规程使用。底涂剂需有效渗透基础并增强粘接力。
3. 施工工艺
- 精准测量放线: 依据设计图纸在基础上精确标定跑道分道线、点位线及其他标志线位置。预铺设卷材复核尺寸。
- 粘接剂涂布: 采用专用刮齿工具均匀刮涂粘接剂于基础及卷材背面,涂布量、厚度均匀一致,避免漏涂或堆积。控制开放时间(指干时间)粘合。
- 卷材铺设: 卷材铺放位置准确,与定位线吻合。使用专用压实滚轮由中间向两侧、由铺装方向向前均匀滚压,彻底排除空气,确保卷材与基础满粘,无气泡、无褶皱、无脱粘。卷材间接缝应严密对接。
- 接缝处理: 平行于跑进方向的纵缝采用热风焊接工艺。焊接前需清理接缝处,确保干净无尘。严格控制焊接温度、速度及压力,使接缝处卷材熔融结合,形成平滑、牢固、宽度均匀的焊缝。冷却后焊缝强度不应低于母材强度。垂直跑进方向的横缝应尽量避开主受力区,并保证粘结牢固无缝。
4. 平整度与外观
- 平整度控制: 跑道完成面整体平整,无明显起伏与凹陷。使用3米直尺测量,间隙≤3mm;1米直尺测量,间隙≤2mm。
- 外观质量: 表面色泽一致均匀,无污渍、无划痕、无破损、无起鼓、无脱粒、无分层、无机械碾压痕迹等明显缺陷。标志线清晰、平直、均匀,无明显虚边。
5. 场地保护
- 施工完成后设置明显警示标识,严格规定养护时间(通常≥7天),期间禁止一切人员、车辆进入及进行后续施工,确保粘接剂完全固化。
总结 预制型塑胶跑道的优异性能依赖于对基础处理、材料控制、精确施工与接缝工艺的严格执行。确保平整度达标、粘接牢固无泡、焊缝均匀可靠、外观无缺陷,是保障其性能稳定与使用安全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