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跑道施工
混合型跑道施工关键要点
混合型跑道系统以其稳定的运动性能、优良的物理特性及较长的使用寿命,在校园、体育场馆及专业训练场地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跑道的终性能表现与服务周期。以下就其施工中的核心环节进行阐述:
-
基础处理:质量根基
- 坚实平整: 原土基或稳定层需达到设计要求的承载力与密实度(通常≥95%),避免工后沉降导致面层开裂或变形。
- 精准坡度: 严格按设计图纸控制基础坡度(通常为0.3%-0.8%),确保排水顺畅,无积水隐患。表面平整度需符合规范(通常3米直尺下间隙≤3mm)。
- 清洁干燥: 施工前彻底清除基础表面浮尘、油污、杂物及松散颗粒,确保其干燥、洁净、无明水,保障粘结层效果。
-
材料混合:精准配比与搅拌
- 配方严谨: 严格依据确认的混合型跑道材料配方进行各组分的称量,包括聚氨酯胶粘剂(A/B组分)、EPDM橡胶颗粒(不同粒径)、色浆及其他功能性助剂。
- 均匀搅拌: 采用专用搅拌设备,确保各组份充分、均匀混合。控制搅拌时间与速度,避免过度搅拌引入过多气泡或导致材料过早反应。混合过程需在规定操作时间内完成。
-
摊铺施工:工艺与细节控制
- 底层摊铺(通常含较大颗粒): 采用专业摊铺机,配合熟练工人手工辅助,严格控制摊铺厚度,确保均匀一致。及时处理搭接缝,保证平整度。此层主要提供弹性与结构支撑。
- 面层喷涂/刮涂(细颗粒或自结纹层):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面层工艺。
- 喷涂工艺: 使用高压无气喷涂机,均匀喷涂面层浆料与细颗粒混合物。需控制喷涂压力、角度、距离及遍数,保证覆盖均匀、颗粒分布合理、色泽一致,形成致密耐磨层。
- 刮涂工艺(自结纹): 将特定配方的面层浆料刮涂于底层上,在固化过程中自然形成凹凸纹理,提供优异的防滑性能。需精准控制刮涂厚度与平整度。
- 平整度精细调整: 各层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后,及时采用专业工具检查调整平整度,确保整体符合高标准要求。
-
固化与养护:保障材料性能
- 环境监控: 密切关注施工期间的环境温湿度(理想范围通常为15-35℃,相对湿度<85%)。温度过低或湿度过高会显著影响材料固化反应速度与终性能;温度过高则需注意操作时间控制及防止起泡。
- 充分固化: 严格按照材料供应商提供的固化时间表执行。固化期内严禁人员、器械进入或承受荷载,避免造成不可逆损伤。
- 成品保护: 固化完成后,仍需在初次使用前进行必要的清洁与检查,并在后续使用中建立合理的维护制度。
综上所述,混合型跑道的高品质呈现依赖于对基础处理的严格要求、材料混合的精准配比、摊铺工艺的精湛控制以及对固化环境的有效管理。每一环节的严谨执行是保障跑道整体性能与耐久性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