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正新材料

专业的彩色防滑路面材料、施工厂家

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做法

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要点

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系统因其优良的生态效益(雨水渗透、补充地下水、减少径流)和景观效果,在现代城市铺装中得到广泛应用。其重点在于保证透水功能与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实现预期的色彩表现。其规范施工流程如下:

一、 材料选择与配比设计

  • 骨料: 采用质地坚硬、单一粒径(通常为5-10mm或4-8mm)、低含泥量的碎石作为骨架。严格控制针片状颗粒含量。
  • 水泥: 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 外加剂: 掺加高效减水剂,在保证工作性前提下降低水灰比,提高强度。使用增强剂改善骨料间点接触的胶结强度与耐磨性。
  • 颜料: 选用耐候性优良、对强度影响小的无机颜料(如氧化铁系),确保颜色耐久稳定。掺量需经试验确定并保证均匀性。
  • 水: 清洁无污染。
  • 配比设计: 重点在于孔隙率、透水系数与强度的平衡设计。通过调整骨灰比、水灰比、外加剂种类与掺量进行优化,目标孔隙率通常为15%-25%,满足透水要求的同时保证28d抗压强度不低于20MPa。

二、 基础层处理

  • 结构规划: 根据地质条件、荷载要求(人行、轻型车行等)和排水需求,设计合理的级配碎石垫层、透水混凝土基层(可选)厚度。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透水路径通畅。
  • 土基压实: 路床必须均匀、稳定、密实,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通常≥93%),无弹簧土、软弱层。必要处进行换填或加固处理。
  • 垫层/基层施工: 摊铺级配碎石垫层或透水性混凝土基层,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精确控制高程、横坡与平整度,压实度达标。预留排水出口。

三、 面层施工(关键步骤)

  • 模板支设: 采用牢固钢模,确保平直度,支撑稳定,防止漏浆。预留胀缝位置。
  • 搅拌: 优先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投料顺序宜为:骨料→部分水(润湿)→水泥、颜料→剩余水(溶解外加剂)。严格控制搅拌时间,确保水泥浆均匀包裹骨料表面,形成“包浆”状态,杜绝“花白料”和结团。彩色层搅拌时间可稍长于普通混凝土。
  • 运输: 运输时间尽量缩短(宜≤30分钟),避免颠簸导致离析。运输车需有覆盖措施防止水分蒸发。
  • 布料: 快速将混合料均匀摊铺于作业面,虚铺高度考虑压实系数(约1.1-1.2)。避免料车在垫层/基层上直接行走扰动。摊铺与振实工序紧密衔接。
  • 压实整平:
    • 初步振实: 采用低频平板振动器(功率大者)或专用透水混凝土振动整平机,快速、匀速、有序地纵横交错振压密实。避免过振导致浆体下沉堵塞孔隙。振后表面粗骨料排列紧密,水泥浆包裹良好。
    • 精平收光: 在可塑状态下,人工配合液压振动整平机或轻型振动梁精细整平,消除表面石子颗粒凸起。随后可人工用抹刀进行极轻微表面收光,以闭合过大表面孔隙、提高耐磨平整度,但切忌过度抹压破坏透水性。可辅以滚轮压实。
  • 接缝处理: 按设计位置及时设置胀缝、缩缝。切缝应在强度达到设计值25%-30%时进行,深度约为面层厚度的1/3-1/2,确保诱导开裂位置精确。填缝材料选用弹性好、耐候性佳的专用密封胶。

四、 养护与着色(彩色面层)

  • 初期养护(重中之重): 施工完毕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或土工布保水,并在覆盖物上洒水保持表面持续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期间严禁行人车辆通行。水化初期失水会严重降低强度。
  • 着色工艺(若搅拌时未加颜料):
    • 表面喷涂着色: 待面层完全硬化干燥后,采用高压无气喷涂设备,分多遍均匀喷涂耐磨性强的渗透型彩色固化剂/密封剂,直至达到设计色彩饱和度与深度。每遍喷涂需待前一遍表干后进行。
    • 表面冲洗着色(特殊效果): 在面层初凝前后(仍有塑性时),均匀撒布彩色强化料,稍后用抹刀抹平收光,待适度硬化后,用水雾轻柔冲洗表面,露出骨料顶部色彩,形成斑点状效果。后期仍需喷涂透明密封剂保护。

五、 成品保护与维护

  • 保护: 养护期结束后方可开放交通。避免重型、尖锐物体冲击。及时清除表面油污、杂物。
  • 维护: 定期检查透水状况。孔隙堵塞严重时,可采用高压水冲洗或专业真空抽吸设备疏通。

总结: 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的成功实施,依赖于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严格的材料选择与配比控制、精细规范的施工操作(尤其是搅拌、振实、养护步骤)以及恰当的着色工艺。其重点功能在于高效透水与生态环保,同时兼顾景观表现。施工过程需严格遵循技术规程,确保各工序质量,方能实现路面的长效透水性能、结构稳定性和色彩耐久性。

相关链接

篮球场

专业级篮球场地,适合比赛和训练,配备完善设施。

网球场

标准尺寸网球场,优质地面材料,提供良好运动体验。

足球场

专业足球场地人造草坪,适合各种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