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内容
当前分类:
塑胶跑道
问题:
内容:
## 预制型橡胶跑道专业施工工艺 预制型橡胶跑道的优异性能离不开科学、严谨的施工过程。其核心工艺流程如下: 1. **基础验收与处理:** * 对混凝土或沥青基础进行严格检查。核心指标包括:整体平整度(通常要求3米直尺检测间隙≤3mm)、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坚实无空鼓、开裂、粉化、油污、积水及松动物体。 * 彻底清洁基础表面,确保无灰尘、沙粒或其他影响粘结的杂质。必要时进行打磨或修补。 * 基础含水率需符合胶粘剂施工要求,通常需充分干燥(混凝土养护期≥28天,含水率≤5%)。 2. **基准线定位:** * 依据设计图纸精确放线,确定跑道铺设的起点、终点、分道线、圆心点等关键位置。 * 使用经校验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钢卷尺等)确保尺寸、角度、弧线准确无误。 3. **卷材预铺与裁切:** * 在清洁干燥的基础面上,按照放线位置和产品标记方向(通常箭头指向跑道前进方向),将成卷的预制型橡胶卷材摊开静置,释放应力并适应环境温湿度。 * 根据实际尺寸和弧度要求,使用专用刀具对卷材进行精确裁切,特别注意弯道处的扇形裁切工艺,确保接缝紧密顺滑。相邻卷材边缘应预留约1-2cm的重叠量。 4. **胶粘剂涂布:** * 选用与预制型橡胶卷材及基础相匹配的高性能专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 * 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比例精确混合主剂与固化剂,使用机械搅拌充分均匀,并控制好适用期(可使用时间)。 * 使用专业齿形刮刀,将混合均匀的胶粘剂在基础面(及需要粘合的卷材背面搭接处)上均匀涂刮,形成厚度一致的齿状胶层。涂胶面积应略大于即将铺设的卷材面积,涂布速度与卷材铺设速度需协调,避免胶层暴露时间过长导致表面结皮,降低粘结力。 5. **卷材铺装与压实:** * 在胶粘剂达到最佳粘结状态(通常为指触微粘但不转移)时,将预铺好的卷材沿定位线精准放置。铺设时需多人协作,确保卷材平直、无褶皱、无气泡。 * 使用专用重型碾压设备(如橡胶滚筒或压路机)从卷材中心向两侧边缘多次碾压排气,确保卷材与基础完全密实粘结,特别是边缘及搭接处。 * 弯道区域应特别注意卷材的弧度贴合与应力释放。 6. **接缝焊接处理:** * 相邻卷材的纵向搭接边(预留部分)需使用专用热风焊接设备进行处理。 * 先将搭接处上层边缘切割修整整齐(通常切掉约1/3厚度),形成“V”型或“坡口”型焊接槽。 * 使用热风焊枪配合与卷材材质相容的专用焊条,将热风温度、风速及焊接速度调整至最佳状态,使焊条与卷材基材充分熔融融合,形成连续、平整、牢固的无缝焊接接头。 * 焊接完成后,待焊缝冷却,使用专用工具或刀具将其修整至与跑道平面平齐、光滑。 7. **跑道标线施划:** * 跑道面层安装及接缝处理完毕并完全固化后(通常≥24小时),根据放线基准点进行标线施划。 * 使用符合要求的耐磨、耐候性专业跑道划线漆。 * 采用精密放线工具(如划线车)确保线条平直、弧线流畅、线宽均匀(通常5cm标准)。 * 多次喷涂或刮涂至规定厚度和颜色饱和度,确保附着力强、界限清晰、耐久美观。划线必须严格符合相关田径场地划线规范。 8. **场地清洁与成品保护:** * 施工过程中及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残留的胶粘剂、切割碎料、灰尘等杂物。 * 在胶粘剂和划线漆达到规定的完全固化时间前,设置明显警示标识,禁止人员、车辆进入或堆放重物,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9. **质量验收:** * 施工完成后,依据相关国家、行业标准规范及合同要求,对跑道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与测量。主要项目包括:外观平整度、坡度、厚度、粘结牢固度(无脱层、气泡)、接缝处理效果(尤其焊接缝强度与平整度)、划线精度与质量、整体物理性能(如冲击吸收、垂直变形等,需现场或实验室取样测试)等。 **总结** 预制型橡胶跑道的优异性能实现,高度依赖于对基础处理、精准放线、规范粘接、无缝焊接及精确划线等核心施工环节的严格执行。每一道工序都需严格遵循技术规范与产品要求,确保最终呈现平整、安全、耐久、符合专业标准的运动场地。
更新内容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