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跑道施工规范

分类: 其他

创建时间: 2025-07-30 02:43:00

## 预制型跑道施工核心要点

预制型跑道以其性能优越、施工周期相对可控的特点,在运动场地建设中应用广泛。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跑道的使用性能、运动表现及使用寿命。规范的施工流程是保障最终品质的关键,以下为核心环节的要点:

1. **基础处理与验收:**
* **坚实平整:** 基础(通常为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通常C25或以上混凝土,或密实度95%以上的沥青基层),表面平整坚实,无松散、起砂、油污、裂缝、空鼓、积水等现象。平整度需符合规范(通常要求3m直尺检测间隙≤3mm)。
* **坡度精准:** 基础坡度必须严格符合设计要求(通常为0.3%-0.8%),确保排水顺畅,无局部积水区域。
* **干燥清洁:** 施工前基础必须充分干燥(含水率通常要求≤5%),表面彻底清洁,无灰尘、杂物、残留物。必要时使用专业吸尘设备。

2. **铺设准备:**
* **材料复验与适配:** 施工前应对预制型橡胶卷材规格、颜色、批号、物理性能(如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阻燃性、抗滑值、冲击吸收等)进行核查,确保符合标准及设计要求。不同批次的材料应分区使用,避免色差。
* **环境监控:** 密切关注施工环境温度(通常要求10℃-40℃)和湿度(通常要求空气湿度≤85%,基础含水率≤5%),避免在雨雪、大风、大雾等恶劣天气下施工。
* **基准定位:** 依据设计图纸精确放线,确定跑道各区域边界、分道线、起跑线等关键位置,并设置清晰的基准点和参考线。

3. **卷材铺装技术:**
* **粘合剂选择与涂布:** 使用与卷材及基础兼容的专业双组分聚氨酯粘合剂。严格按照产品配比及熟化要求调配。使用齿形刮刀在基础表面和卷材背面均匀涂布胶粘剂,涂胶量、齿深及齿距需符合粘合剂技术规范要求,确保形成均匀齿条。涂胶后需达到规定晾置时间(开放时间),再行粘合。
* **精准对位与滚压:** 材料沿基准线铺设,确保接缝紧密顺直、花纹拼接准确。铺设后立即使用重型压辊(通常≥50kg)从中间向两侧、由内向外多次充分滚压,特别是接缝处,排除空气确保满粘、无气泡、无褶皱。滚压方向应与卷材铺设方向垂直或呈一定角度交叉进行。

4. **接缝处理:**
* **热熔焊接(主要方式):** 待粘合剂固化后(通常24-48小时),使用专用热风焊接设备及配套焊条进行接缝焊接。严格控制热风温度、风速及焊枪行走速度,确保接缝处卷材与焊条充分熔合,形成均匀、牢固、平滑的焊缝。焊接完成后,及时修除多余焊条。
* **冷粘处理(辅助或特定区域):** 对于非主要受力接缝或特定情况,可采用专业粘合剂进行冷粘对接,同样需保证粘接牢固、边缘平顺。无论何种方式,接缝强度应不低于卷材本体强度。

5. **面层划线:**
* **定位复测:** 在卷材完全固化稳定后(通常粘合剂固化7天以上),依据基准点精确复测所有标志线位置。
* **专用划线漆:** 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耐磨、耐候、防滑的专业聚氨酯划线漆。
* **规范施工:** 采用钢板尺或划线机定位,确保线条平直、宽度均匀、边缘清晰,色差符合要求。划线漆需完全覆盖卷材,无渗透、流挂现象。

**总结**
预制型跑道工程的品质基石在于对基础处理、环境控制、材料适配、精确铺装(尤其是胶粘剂涂布与滚压)、接缝热熔焊接及规范划线等核心环节的严格执行。每一道工序都需严格遵守现行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与产品应用规程,方能实现优异的运动性能与持久的场地表现。
返回列表 | 查看JSON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