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跑道施工工艺流程

分类: 其他

创建时间: 2025-07-30 02:37:55

## 预制跑道施工工艺流程

预制跑道系统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场地的运动性能、安全性与使用寿命。该工艺以预制橡胶卷材为核心,对基础条件及施工精度有严格要求。以下是标准化的关键施工步骤:

**1. 基础处理与验收**
* **基础要求:** 混凝土基础需达到C25以上强度,沥青基础压实度≥95%。基层必须结构稳固、无裂缝、空鼓、起砂、油污及积水。
* **平整度控制:** 使用3米直尺检测,最大间隙≤3mm,坡度偏差需符合设计要求(通常≤0.5%)。
* **含水率控制:** 采用专业仪器检测,基层含水率应≤8%,防止水汽导致粘接失效或后期鼓泡。
* **养护与清洁:** 新基础需充分养护(混凝土≥28天,沥青≥14天),施工前彻底清扫,确保无尘无屑。

**2. 卷材预处理与环境适应**
* **材料存放:** 预制卷材应在干燥阴凉处存放,避免暴晒雨淋。
* **现场适应:** 施工前,卷材需在铺设现场展开平放≥24小时,释放运输应力,适应环境温湿度。

**3. 基准线定位**
* 依据设计图纸,使用经纬仪或全站仪精确定位跑道内、外边缘基准线及分道线,弹线标记,为铺设提供精确依据。

**4. 粘接剂精准涂布**
* **材料选择:** 选用配套的跑道专用双组分聚氨酯粘接剂。
* **配比与搅拌:** 严格按比例混合,使用机械搅拌器充分搅拌≥3分钟至均匀。
* **涂布工艺:** 使用专用齿形刮刀先在处理达标的基础面上均匀刮涂粘接剂。同时,在预制卷材的粘接面(背面)进行同样操作。涂布量需精准控制(通常1.2-1.6kg/m²)。
* **陈化时间:** 涂胶后需静置陈化,待胶层表干(指触不粘手且有拉丝现象),时间依环境温湿度调整(约15-40分钟),以发挥最佳粘接力。

**5. 卷材铺设与滚压**
* **精准铺设:** 沿基准线将卷材平整展开铺设,避免扭曲、褶皱。两人协同操作,确保卷材边缘对齐基准线。
* **充分排气:** 立即使用重型压辊(≥50kg)从铺设中心线向两侧进行十字交叉滚压,彻底排出空气,确保卷材与基础实现满粘,无空鼓现象。边角处使用小型压辊压实。
* **搭接处理:** 相邻卷材需预留20-30mm的搭接宽度。

**6. 接缝无缝处理(关键工序)**
* **热风焊接:** 使用热风焊接设备,将搭接区域上层卷材边缘均匀加热至材料表层软化熔融状态。
* **粘接压实:** 及时将软化熔融的卷材边缘与下层基础(已涂胶)压实粘合。
* **精密修整:** 移除下层搭接区域的隔离膜,趁热使用专用压合工具紧密粘合上下层卷材边缘。冷却后,用锋利刀具沿接缝处一次性精确裁切掉多余边料。
* **效果要求:** 最终形成宽度≤1mm、平整光滑的无缝接缝,确保表面连续一致。

**7. 细节部位强化处理**
* **边缘锚固:** 在跑道与排水沟衔接处、弯道应力集中区域,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专用固定件配合密封胶进行机械锚固加固,间距通常≤200mm。
* **边角密封:** 所有边角位置使用同质焊条或相容性密封胶进行加强密封处理。

**8. 标线施划**
* **精准放样:** 按国际田联(IAAF)或设计要求,精准测量放线,粘贴耐候型美纹纸进行定位遮蔽。
* **划线施工:** 使用高遮盖力、耐磨性优异的聚氨酯专业划线漆进行喷涂或刮涂。确保漆膜饱满、边缘清晰锐利,干膜厚度≥1mm。待漆膜表干后小心揭除美纹纸。

**9. 场地清洁与成品保护**
* **全面清洁:** 清除所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胶粒、涂料斑点、灰尘及其他杂物。
* **成品防护:** 设置围挡,悬挂醒目警示标识,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要求养护期≥72小时(具体时间依据粘接剂及环境条件确定),期间避免承重、冲击和污染。

**总结**
预制跑道系统的施工遵循着基础精细处理、材料环境适应、粘接剂精准涂布与陈化、卷材精密铺设与滚压、接缝热熔无缝处理、细节强化锚固、标线精确施划以及严格成品养护的核心流程链。每一环节的专业性与严谨度是保障预制型跑道最终呈现优异运动性能、持久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的根本所在。
返回列表 | 查看JSON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