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场地面施工标准尺寸
网球场地面施工标准尺寸
网球场地的精确尺寸是保障比赛公平性、运动员安全及运动表现的基础。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国际及国内通用规范,确保尺寸精准无误。
一、 主赛场尺寸
- 长度: 标准赛场总长度为 23.77 米 (78 英尺)。此尺寸为底线内沿之间的测量距离。
- 宽度:
- 单打比赛: 宽度为 8.23 米 (27 英尺),即单打边线内沿之间的距离。
- 双打比赛: 宽度为 10.97 米 (36 英尺),即双打边线内沿之间的距离。
- 边线与发球线:
- 底线到发球线的距离为 6.40 米 (21 英尺)。
- 发球线中点处设有中点标志点,向场内延伸 0.10 米 (4 英寸),宽度为 0.05 米 (2 英寸)。
- 发球区宽度由单打边线(或双打边线)与中线界定。中线宽度为 0.05 米 (2 英寸),连接两条发球线的中点,并延伸至球网。
二、 网柱与球网
- 网柱位置: 网柱中心点应位于双打边线外 0.914 米 (3 英尺) 处。即网柱内侧(面向场地一侧)距离单打边线 1.37 米(4.5英尺)。网柱高度为 1.07 米 (3.5 英尺)。
- 球网尺寸: 球网充分展开后,其高度在中心点位置应为 0.914 米 (3 英尺),在网柱处的高度应为 1.07 米 (3.5 英尺)。球网两端需紧密系于网柱侧边。
三、 缓冲区与净空
- 端线后方缓冲区: 底线(端线)后方至固定障碍物(墙壁、围网等)的最小距离应不少于 6.40 米 (21 英尺)。这是进行底线击球和发球的基本安全及活动空间。
- 边线外侧缓冲区: 单打边线外侧至固定障碍物的最小距离应不少于 3.66 米 (12 英尺)。双打边线外侧的缓冲区要求亦同。
- 上空净空高度: 有效比赛区域(包括主赛场和缓冲区)的垂直空间内,应无任何障碍物。最低净空高度要求通常为 9.14 米 (30 英尺) 或以上,确保高球运动轨迹不受阻碍。
四、 场地坡度与基础
- 排水坡度: 为确保雨后快速恢复使用,场地表面须具备有效排水坡度。常见的坡度设计为沿长边方向(底线到底线)设置 0.8%-1.0% 的单向或双向坡降(如“龟背式”排水),短边方向(边线到边线)坡度通常不超过 0.2%。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坡度精度,确保平整度符合要求(如使用3米直尺测量,间隙≤3mm)。
- 基础结构: 无论采用何种面层材料(丙烯酸、人造草、弹性垫层等),其下的基础层(如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或级配碎石层)必须提供坚实的支撑,具备足够的承载力、稳定性和密实度,有效防止沉降变形影响场地尺寸精度。
五、 附属区域(若设置)
- 主裁椅位置: 通常置于球网一侧场地外,具体位置应便于裁判观察整个赛场,不影响运动员活动及视线。
- 休息椅位置: 运动员休息椅通常对称放置在场地两端,主裁椅对面一侧或网柱后方缓冲区外,确保不影响比赛进行。
六、 围网系统(若安装)
- 围网高度: 场地围网(挡网)高度一般不低于 4 米 (13.12 英尺),防止网球飞出场外。
- 门设置: 出入口位置应合理,方便进出且不影响场地功能,门宽通常不小于 1.2 米。
精确的尺寸规范是建造专业网球场的核心要求,从主赛场到缓冲区、从网柱位置到排水坡度,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影响球场的合规性、安全性和使用体验。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并精准实现这些标准尺寸,是确保场地满足专业竞赛和训练需求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