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网球场设计规范

内容分类: 网球场 / 内容编号: 246

场地基础是重点。场地需平整坚实,压实度满足运动荷载要求。结构设计应考虑当地冻土深度(如有)及地下水位,确保稳定不沉降。基层材料应选用级配良好、透水性或稳定性优的碎石或混凝土,厚度依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荷载精确计算。

室外网球场设计规范

排水系统至关重要。场地表面设计应保证不小于0.5%且不大于1%的纵向及横向坡度,确保雨水快速顺畅排走。场地周边应设排水沟,其断面尺寸、坡度及出水口位置需经过水力计算,并与市政排水系统有效衔接。基层下可设置渗排层(如盲沟、砾石层)辅助排水,防止基础软化。

面层选择影响体验。丙烯酸面层应用广泛,需分层铺设(找平层、纹理层、面漆层),达到ITF规定的球速与摩擦力标准。硅PU面层提供良好弹性与舒适性,结构通常包括防水底涂、弹性层和耐磨面层。无论何种面层,厚度、平整度(3米直尺间隙≤3mm)及场地颜色、标线(符合ITF标准)均需严格控制。

围网确保安全隔离。高度通常不低于4米,网孔尺寸需有效防止网球穿过(一般≤45mm×45mm)。网柱、框架及连接件须坚固耐用。围网底部应做加固处理,顶部可向内折弯设计以增强安全性。门的设计需考虑大型设备进出,并安装可靠锁闭装置。

照明设施保障夜间使用。依据使用需求(业余娱乐、训练或比赛)确定照明等级,均匀度、眩光控制需符合GB/T 22517.6-2020等标准。灯具安装高度、投射角度及位置需专业设计,避免对球员视线造成干扰。灯杆应稳固,并有可靠防雷接地措施。

附属设施完善功能。网柱应为高强度材质,中心距单打边线外0.914米,高度可调(标准中心高度1.07米)。休息座椅、饮水点位置应合理设置于场地外围。场地四周宜留出足够缓冲区(底线后≥6.4米,边线外≥3.66米)及安全围挡距离。

总结 室外网球场的设计需综合考量场地基础稳定性、科学高效的排水系统、符合国际标准的面层性能、安全可靠的围网与照明、以及完善的附属设施布局,每个步骤均需严格遵循专业规范与技术标准,共同保障球场的长久耐用性、运动性能与使用安全。

下一篇编辑返回列表

请检查内容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