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内容
当前分类:
陶瓷颗粒
问题:
内容:
## 陶瓷颗粒彩色防滑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陶瓷颗粒彩色防滑路面凭借优异的防滑性能、持久的色彩表现和良好的警示作用,广泛应用于城市慢行道、公园绿道、广场、坡道、公交站台等场所。其核心施工流程如下: 1. **基面处理:** * **检查与清洁:** 施工前必须确保基层(多为沥青或水泥混凝土)强度达标、平整坚实、无松散物、无油污、无积水、无裂缝。彻底清扫浮尘、碎屑,油污需专用清洁剂处理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 **干燥要求:** 基层含水率需低于5%,通常要求干燥养护期达标(新混凝土建议28天以上)。潮湿基面会严重影响粘结效果。 * **缺陷修补:** 对裂缝、坑洞等缺陷进行修补找平,确保基面整体平整。必要时进行打磨或喷砂处理,提高表面粗糙度以增强附着力。 2. **底涂施工:** * **材料准备:** 按产品说明准确称量高性能双组份聚氨酯树脂粘结剂(A组分)与配套固化剂(B组分),使用机械搅拌器充分搅拌均匀。混合料需在规定时间内用完。 * **涂布:** 使用专业镘刀或滚筒将混合好的底涂材料均匀涂刮/滚涂于处理好的基面上。要求涂布连续、均匀、无漏涂、无堆积,形成一层致密的粘结膜。涂布量根据基层状况和设计要求严格控制。 3. **陶瓷颗粒撒布:** * **时机把握:** 在底涂层仍处于粘稠状态(表干前)时立即进行撒布作业。这是确保颗粒与粘结剂牢固结合的关键窗口期。 * **撒布方式:** 将经筛选、洁净、干燥的高强度彩色陶瓷颗粒(粒径通常为1-3mm或2-4mm)均匀、密集地人工或机械撒布在湿态的底涂层上。撒布量需充足,确保完全覆盖底涂层并形成所需厚度(一般2-3mm)。 * **均匀性:** 撒布需均匀一致,避免局部堆积或过薄。及时补撒缺失区域。 4. **固化与浮粒清理:** * **初步固化:** 撒布完成后,让路面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自然固化。严格控制行人车辆进入,避免干扰。 * **清理浮粒:** 待粘结剂完全固化后(通常需6-24小时,视温湿度而定),使用硬质扫帚或吹风机彻底清除未粘结牢固的陶瓷颗粒浮粒。此步骤对最终路面的整洁度和颗粒的牢固度至关重要。 5. **表面处理(可选):** * 根据设计要求或特殊功能需要(如提高耐污性、光泽度),可在固化后的陶瓷颗粒层表面均匀涂布一层透明耐磨面涂(通常为聚氨酯或改性树脂)。 6. **养护与开放交通:** * 施工完成后需进行充分养护(通常24-72小时,具体依据材料说明书和环境条件),确保整体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养护期内严禁通行。 * 开放交通前,检查路面质量,确认无缺陷后方可投入使用。 **总结** 陶瓷颗粒彩色防滑路面的施工效果高度依赖于对基面处理、材料配比、底涂涂布、颗粒撒布时机与均匀度以及固化清理等关键环节的严谨把控。严格按照材料特性和工艺流程操作,是实现其高防滑性、耐久性和色彩表现力的基础。
更新内容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