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颗粒彩色防滑路面施工

分类: 陶瓷颗粒

创建时间: 2025-07-28 09:33:59

## 陶瓷颗粒彩色防滑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陶瓷颗粒彩色防滑路面因其突出的防滑性能、丰富的色彩表现、良好的耐磨性及环保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慢行系统、坡道、交叉口、公园绿道、广场及需要警示的区域。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路面的功能发挥与耐久性。以下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1. **材料性能与选择:**
* **陶瓷颗粒:** 核心功能骨料,需具备高硬度(莫氏硬度7级左右)、优异的耐磨性、均匀的粒径(常用1-3mm、2-4mm)、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耐候、耐酸碱)及鲜艳持久的色彩(无机高温烧结色料)。
* **粘结剂:** 通常为高性能双组分(环氧树脂或聚氨酯)。要求粘结力强(与基层及陶瓷颗粒)、韧性好、耐候性优、耐黄变、固化速度与环境适应性强。颜色选择需与陶瓷颗粒色彩协调。
* **罩面剂(可选):** 用于色彩增艳、提高耐磨性及易洁性,通常为透明耐候树脂。

2. **基层处理与准备:**
* **基层要求:** 坚实、平整(平整度≤3mm/2m)、干燥(含水率≤5%)、清洁(无油污、浮尘、松散物)。常见基层包括沥青混凝土(AC)、水泥混凝土(PCC)。水泥混凝土需充分养护(≥28天),并彻底开放交通排气。
* **表面处理:**
* **清洁:** 高压水枪冲洗或专业清扫设备彻底清除粉尘、油污、苔藓、脱模剂等影响粘结的杂质。必要时进行化学清洗或打磨处理。
* **缺陷修补:** 填补裂缝、坑洞,修复严重不平整处。
* **干燥:** 施工前确保基层完全干燥(可采用含水率仪检测)。环境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需满足粘结剂施工要求。
* **界面增强(可选):** 对致密或低吸水率基层(如旧水泥路面、沥青路面),建议涂刷专用界面剂(底涂),增强粘结剂与基层的附着力。

3. **施工工艺与流程:**
* **施划标线:** 根据设计图纸精确定位,施划边界线,对无需施工区域进行保护(如美纹纸、塑料薄膜)。
* **粘结剂涂布:**
* **混合:** 严格按产品说明书的比例、方法和时间混合双组分粘结剂,充分搅拌均匀。确保在开放时间内使用完毕。
* **刮涂:** 使用专用锯齿镘刀或刮板,将混合好的粘结剂均匀刮涂在基层上。控制涂布量(通常0.8-1.5kg/m²)和厚度(1.5-3mm),形成均匀连续的粘结层。重点区域(如坡道、弯道)可适当增加用量。
* **时机:** 粘结剂涂布后需在规定的开放时间内(通常数分钟至十数分钟,依产品及环境而定)进行骨料撒布。
* **陶瓷颗粒撒布:**
* **撒布方式:** 采用人工或机械(颗粒撒布机)方式,将干燥洁净的陶瓷颗粒均匀、满铺地撒布在湿润的粘结剂层上。撒布量应充足,确保颗粒嵌入粘结剂并紧密排列(通常4-8kg/m²)。
* **及时性:** 必须在粘结剂表面仍保持粘性时完成撒布,确保颗粒与粘结剂充分浸润、粘结牢固。
* **均匀性:** 避免撒布不均导致局部堆积或裸露。
* **回收多余颗粒:**
* 在粘结剂初步固化(表干)后(具体时间依粘结剂特性及环境),使用专业回收设备(如吸粒机)将未粘结牢固的浮粒回收。回收需及时、彻底,避免颗粒固化后被粘住或影响最终平整度及防滑性能。
* **固化养护:**
* 施工完成后,需保证足够的固化时间(通常24小时以上,具体依粘结剂说明及环境温湿度),期间严格封闭交通,避免雨水侵蚀、踩踏及重物碾压。环境温度宜在5℃-35℃,相对湿度低于85%,避免大风、雨、雪天气作业。
* **罩面(可选):**
* 如需更高光泽度、耐磨性或易洁性,可在主结构层充分固化后(通常≥24小时),均匀涂布一层透明罩面剂。

4. **质量控制与验收:**
* **过程监控:** 严格把控材料质量(进场检验)、混合比例、环境参数(温度、湿度)、基层处理质量、各工序时间节点(开放时间、回收时间)、施工厚度、撒布均匀度等。
* **成品检测:** 固化完成后,按相关标准或设计要求进行外观检查(色泽均匀、无漏涂、无颗粒大面积脱落、边界整齐)、防滑性能测试(如摆式摩擦仪测BPN值,湿态值通常要求≥70)、涂层粘结强度检测(拉拔试验)等。

**总结**
陶瓷颗粒彩色防滑路面施工是一项对材料性能、基层条件、环境参数及工艺细节要求严苛的系统工程。通过科学选材、严谨的基层处理、精准的粘结剂配比与涂布、均匀的骨料撒布与回收以及规范的固化养护,才能确保成型的路面色彩持久鲜艳、防滑性能卓越、结构稳定耐久,有效提升道路安全性与环境美观度。
返回列表 | 查看JSON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