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场地基础处理与验收
- 平整度要求: 基础表面必须坚实、平整、坡度精确(通常0.5%-1%利于排水),无积水、开裂、鼓包或松散现象。使用3米直尺检测,任意方向间隙不应超过4mm。
- 清洁度要求: 彻底清除基础表面的灰尘、油污、杂物、尖锐颗粒等,确保无任何可能损坏人造草坪背衬或影响粘接的物质。
- 排水性能: 基础(无论是沥青、混凝土还是级配碎石)必须具备良好的排水性能,雨后不应有积水残留。排水沟边缘处理需平滑。
- 验收确认: 基础必须经过严格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标准(如GB 5020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基层的要求)后方可进行草坪铺设。
二、 人造草坪铺装
- 草坪展开与定位: 将成卷的人造草坪沿场地长度(或设计方向)铺设,草丝朝向一致(通常朝向观众席或主看台方向)。注意卷材边缘对齐,避免扭曲。
- 环境适应: 草坪在铺设前需在铺设现场展开静置数小时(通常建议6-12小时),使其适应现场温湿度,自然伸展,减少后续收缩应力。
- 接缝位置规划: 相邻草卷的接缝处,草线需对齐,宽度尽量窄(通常≤3mm)。接缝位置应避开使用频率较高的区域(如罚球点、中圈点等)并错开基础伸缩缝。
- 裁剪成型: 使用专业工具(如裁草刀、壁纸刀)对场地区域边界、功能区(如中圈、禁区、角球区)、排水沟边缘等进行精确裁剪。裁剪时务必保持切口整齐垂直。
三、 接缝粘合
- 接缝处理: 将需要连接的相邻草卷边缘向两侧翻转(约30-40cm宽),露出底部背衬和接缝布(如使用)。
- 接缝布铺设: 在清洁、干燥、平整的基础上,沿接缝处居中铺设专用高性能人造草坪接缝布(宽度通常≥20-30cm),确保其平整无褶皱。
- 施胶粘合:
- 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专用人造草坪粘合剂(如聚氨酯胶)。
- 在接缝布上均匀涂刷胶水,涂胶宽度应宽于接缝布(两边各宽出约1-2cm),确保完全覆盖粘接区域。胶层厚度适中(通常推荐用量约为每平方米0.75kg)。
- 关键点: 胶水必须在开放时间内(根据产品说明,通常15-30分钟)完成粘接,确保处于较佳粘性状态。
- 粘合压实: 将翻开的草坪边缘小心放回,精确对齐草线,确保接缝紧密无错位。使用专用接缝压实工具(如接缝滚轮或小型压路机),从中间向两侧滚压,排除空气,使草坪背衬与接缝布充分粘合。接缝处需额外加压固定(如放置重物)直至胶水完全固化(固化时间依据胶水说明书及环境温湿度)。
- 修整检查: 粘合完成后,检查接缝是否牢固、平整、无翘边。必要时进行修整。
四、 填充与梳理
- 石英砂填充:
- 使用符合粒径(通常0.3-0.8mm)、硬度和圆度要求的专用石英砂。
- 分多次填充(通常2-3次),使用专业撒播机或人工配合刮板,确保撒布均匀。
- 每次填充后,使用重型(带刷)充砂机或专业梳草设备,按多个方向(纵向、横向、对角线)充分梳理草丝,使石英砂完全沉入草丝根部,稳定草丝直立状态,避免草丝倒伏。
- 橡胶颗粒填充:
- 在石英砂填充完成并梳理均匀后进行。
- 使用符合环保、安全及物理性能(弹性、粒径、形状)要求的再生橡胶颗粒或TPE/EPDM颗粒。
- 同样分次均匀填充,每次填充后均需充分梳理,确保橡胶颗粒均匀分布在草丝中上部,提供运动所需的缓冲和弹性。
- 较终梳理与清洁: 全部填充完成后,再次全面梳理场地,清除散落在草坪表面的多余颗粒,保证草丝露出高度符合设计要求(通常草丝露出填充物10-15mm)。
五、 较终压实与场地标记
- 场地压实: 使用轻型压路机(重量根据场地和填充情况选择)或专业草坪滚压设备,对整个场地进行缓慢、均匀压实(通常1-2遍)。压实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填充层,优化场地平整度和球滚动性能。
- 场地划线: 根据足球场标准尺寸和设计要求,精确测量定位,使用与草丝颜色不同的人造草坪或专业运动草坪划线漆进行场地标记线施工。若采用草坪划线,需在铺设时预先裁剪并粘接固定;若使用划线漆,需待填充压实完全完成且场地干燥后进行。
六、 清洁与初步维护
- 铺设完成后,彻底清扫场地,移除所有施工残留物(胶水瓶、碎草丝、包装材料等)。
- 在投入使用前,建议对场地进行初步梳理,使草丝在经历施工过程后尽可能恢复直立状态。
总结
足球场人造草坪的专业铺设涵盖从基础精细处理到草坪精准铺装、接缝可靠粘合、填充物均匀分布与梳理、场地适度压实及清晰划线等关键工序。每一步骤都需严格遵守技术规范,选用合格材料,并由具备相应能力的施工人员精细操作,方能确保建成场地达到设计预期,满足安全舒适的运动要求并延长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