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型橡胶跑道技术交底
预制型橡胶跑道施工技术交底要点
预制型橡胶跑道因其性能稳定、施工便捷高效、环保表现良好等特点,已成为专业运动场地的重要选择。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跑道的长期使用性能与运动员的安全体验。为确保项目达到预期效果,现将关键施工技术要点明确如下:
一、 施工前准备
- 基础要求:
- 基础必须为符合设计要求的混凝土或沥青基础,具备足够的强度、稳定性与平整度。
- 基础需完全固化、干燥、洁净(无油污、灰尘、松散颗粒、青苔、有机物残留等)。
- 平整度检测:使用3米直尺检查,基础表面任意两点间大间隙不应超过±3mm,且不应有明显的积水区域。
- 坡度检测:需满足设计排水要求,通常单方向坡度在0.3%-1%之间。
- 含水率测试:采用薄膜覆盖法或专业仪器检测,基础含水率必须低于5%。
- 材料确认与存放:
- 查验预制型橡胶卷材的规格(厚度、宽度、长度)、颜色、批次,确保与设计要求一致,无破损、变形、污染。
- 检查配套粘合剂、填缝胶、标线漆等辅助材料的型号、数量及有效期。
- 材料应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雨淋,远离热源。卷材宜立放或平放(堆叠高度符合规范)。
- 环境条件:
- 施工环境温度建议在10℃至35℃之间。温度过低(<5℃)或过高(>40℃)均不宜施工。
- 空气相对湿度应低于80%。避免在雨、雪、大雾、沙尘等恶劣天气以及基础表面结露时施工。
- 风力较大时(>4级)需设置挡风屏障,防止灰尘污染粘接面。
- 工具准备:
- 测量放线工具: 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墨斗(或画线器)、记号笔等。
- 清洁工具: 高压水枪(或强力吸尘器)、打磨机械(处理特殊基层)、清洁布。
- 铺设工具: 专用切割刀具(美工刀、勾刀)、刮胶板(锯齿状)、滚筒(短毛)、压实滚轮(重型或轻型)。
- 接缝工具: 热焊枪及配套焊条(如采用热焊接)、填缝工具。
- 辅助工具: 搅拌器(用于粘合剂)、搅拌桶、橡胶锤、压辊、定位销钉等。
二、 施工工艺流程与技术要点
- 基础复查与清洁:
- 施工前再次复核基础平整度、坡度、强度、含水率、洁净度,不合格处需处理至达标。
- 使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基础表面,或用强力吸尘器清除所有浮尘、颗粒。油污区域需用专用清洁剂处理,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待基础完全干燥(自然风干或辅助烘干)。
- 测量定位与放线:
- 依据设计图纸,使用经纬仪、钢卷尺精确放出跑道区域的基准线、分道线、起终点位置、弧线段控制点等核心标记线。
- 尤其注意弯道部分的弧度放线准确性。关键点(如圆心、切点、弧顶)须明确标识。
- 预铺设与裁切:
- 根据放线位置和卷材规格,进行干铺预排。卷材铺设方向应符合设计(通常沿跑道长度方向)。
- 相邻卷材排列整齐,纵向接缝应错开(小错开距离通常不小于300mm)。预留合理搭接宽度(通常50-100mm)。
- 在弯道区域,需进行精确裁切以适应弧度。裁切应用锋利的专用刀具沿放线进行,确保切口平直无毛刺。裁切下的边角料及时清理。
- 涂刷粘合剂:
- 严格遵循粘合剂生产商提供的配比要求,使用机械充分搅拌均匀。混合好的粘合剂在规定活化期内用完(避免结皮)。
- 使用专用锯齿刮板(锯齿尺寸按厂家要求选择),将粘合剂均匀、饱满地涂刮在清洁干燥的基础表面和卷材背面。
- 涂布量是关键,应确保达到厂家推荐用量(通常约1.0-1.5kg/m²)。避免漏涂、薄涂或堆积。
- 晾置时间: 涂胶后需静置,待粘合剂溶剂挥发至指触干(不粘手,但留有胶痕)。晾置时间受温湿度影响,需严格按产品说明控制。
- 卷材铺设与粘接:
- 对准定位: 两人或多人协作,将卷材抬起,严格对准预先弹好的定位线(建议利用定位销钉辅助),尤其确保第一条基准线的精确。
- 平稳铺设: 从一端开始,缓慢、平稳地将卷材放下,避免产生皱褶或气泡。接触粘合面后不可再移动卷材。
- 压实排气: 卷材放下后,立即使用重型压实滚轮(或轻型手推压辊)从铺设中心线向两侧均匀滚压,排出卷材与基础间的空气,确保完全密合。特别注意搭接区域、边缘及弯道内侧的压实。
- 接缝处理:
- 搭接缝处理:
- (推荐首选)热焊接: 待卷材铺设稳定后(通常24-48小时),清理搭接区域表面,使用专用热焊枪及配套焊条进行焊接。控制好温度、速度和压力,使上下层卷材熔融粘合,形成连续、平整、牢固的接缝。焊后冷却,使用专用工具将焊线修平。
- 冷粘(胶粘): 在搭接区域两面涂胶,晾置指触干后,小心对齐搭接边,压实固定。需严格控制搭接宽度和胶粘质量。
- 填缝: 所有接缝(包括搭接缝、与道牙或其它材料的接缝)处,都应使用同质、相容的专用填缝胶进行密封处理,确保平滑过渡和无缝连接,防止水汽渗入。
- 搭接缝处理:
- 压实与定型:
- 所有卷材铺设粘接完成后,需对整个场地进行全面滚压(尤其接缝处),进一步消除可能存在的微小气泡,确保卷材与基础100%接触密实。
- 场地标线:
- 待跑道完全固化稳定(时间依据粘合剂说明,通常不小于72小时),基础施工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标线。
- 严格按设计图纸尺寸精确定位放线。
- 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环保耐磨型跑道标线漆。涂刷前确保跑道表面清洁、干燥。
- 涂刷应均匀,边缘清晰、顺直,线宽一致。弯道标线需确保流畅平滑的弧度。
三、 质量检查标准
- 平整度: 3米直尺检查,任意位置间隙≤3mm。
- 坡度: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0.1%。
- 粘接强度: 卷材与基础、卷材与卷材之间应粘贴牢固,无脱层、空鼓、翘边现象。现场可进行局部剥离测试(需谨慎)。
- 接缝质量: 接缝处应平直、牢固、无气泡、无开胶、无高差。填缝饱满、平滑、无开裂。
- 外观: 表面色泽均匀一致,无污染、无破损、无皱褶、无颗粒杂质夹杂。
- 标线: 位置精确,线宽均匀,色泽鲜明,牢固耐磨。
四、 成品保护
- 设警示标识: 施工区域四周设置明显警示牌和围挡,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
- 防污染: 严禁在未完全固化的场地上进行其他交叉作业。避免油漆、油污、化学品、尖锐重物等污染或损伤跑道面层。
- 控制负重: 固化期内禁止大型设备或重物碾压。
- 清洁维护: 固化后,定期用清水或中性清洁剂清洗表面,清除泥沙、落叶等。严禁使用强酸、强碱或有机溶剂清洁。
预制型橡胶跑道的优异性能依赖于规范的材料、合格的基层与精准的施工工艺共同保障。通过严格执行场地准备、材料管理、粘接控制、接缝处理及质量检测等关键环节,能够确保跑道的整体品质和使用效果达到设计要求,为使用者提供安全可靠、性能稳定的运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