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场施工工艺流程

内容分类: 篮球场 / 内容编号: 55

篮球场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场地的使用性能、安全性与耐久性。一套严谨、规范的施工工艺流程是保障品质的关键。以下是基于专业实践的篮球场施工主要步骤:

篮球场施工工艺流程
  1. 基础处理与平整:

    • 场地勘察与放线: 依据设计图纸精确测量放线,确定场地边界、坡度及关键控制点。
    • 场地清理与开挖: 清除地表杂物、植被、腐殖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或回填,确保达到设计标高。
    • 地基压实: 采用重型压路机分层(每层厚度通常不大于300mm)对回填土或原土进行充分压实,确保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一般不低于93%),消除沉降隐患。重点检查有无软弱地基或障碍物,需进行换填或特殊处理。
    • 平整度控制: 精细整平场地,使用水准仪严格控制平整度(通常要求3米直尺下间隙不大于10mm)和设计坡度(通常为0.5%-0.7%,单向或双向排水)。
  2. 排水层/碎石垫层施工:

    • 铺设级配碎石: 铺设设计规定厚度(通常100-150mm)的级配碎石或砾石层。
    • 压实与找坡: 充分压实碎石层,并严格按照设计坡度进行找坡处理,形成稳定、透水的基层,保证地表水能迅速排走,避免积水。
    • 平整度复测: 再次检测碎石层平整度和坡度。
  3. 结构层施工:

    • 水泥稳定碎石层(如有): 对于要求更高的场地或特定面层系统(如某些丙烯酸面层),可能需铺设水泥稳定碎石层(厚度通常150-200mm),按配比拌合、摊铺、压实并覆盖养护。
    • 弹性垫层(适用于预制卷材或某些系统): 若设计包含弹性垫层(如橡胶颗粒垫层),需按厂家要求精确铺设,确保接缝处理平整、牢固,形成均匀一致的缓冲层。
  4. 面层施工:

    • 丙烯酸(硬地)面层:
      • 底涂/找平层: 在清洁干燥的基础(通常是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上涂刷专用底漆,增强附着力。随后批刮丙烯酸找平层(中涂层),填补微小孔洞,修正细微不平,形成平整基底。
      • 纹理层/加强层: 刮涂混合特定石英砂的丙烯酸加强层,提供所需的耐磨性、球感和止滑效果。施工需均匀,厚度一致。
      • 面漆层: 滚涂或喷涂较后1-2道纯丙烯酸面漆,提供鲜艳持久的色彩和优异的耐候性。确保颜色均匀、无流挂、无遗漏。
      • 划线: 待面漆完全固化后,按国际篮联(FIBA)标准精确测量放线,使用专业运动场划线漆涂刷界线。
    • 硅PU(弹性)面层:
      • 底涂: 清洁基础后涂刷专用硅PU底漆,封闭基层,增强粘结。
      • 弹性层: 分层刮涂硅PU弹性材料(通常2-3层),每层需待前一层固化后进行。该层提供重点的冲击吸收和弹性。
      • 加强层: 刮涂含砂硅PU加强层,增加耐磨性和稳定性。
      • 面漆层: 滚涂或喷涂硅PU面漆,提供色彩、耐候及抗污性能。
      • 划线: 按标准划线。
    • 预制卷材面层(如悬浮地板):
      • 基层确认: 确保基础(混凝土或沥青)达到平整度、坡度及强度要求。
      • 铺设: 按照设计图纸和厂家安装说明,从基准点开始铺设卷材,采用专用粘合剂或锁扣连接系统。确保接缝紧密、平整、无翘边。
      • 压实与滚压: 使用专用工具滚压,确保材料与基础充分粘结或锁扣紧密。
      • 划线: 预制卷材通常采用热熔焊接或粘贴专用划线带/条。
  5. 场地清洁与养护:

    • 施工过程中及时清理废料。
    • 面层施工完成后,彻底清洁场地表面。
    • 根据材料特性执行规定的养护期(通常丙烯酸/硅PU需养护3-7天,期间严禁踩踏、淋雨、堆放物品),确保材料充分固化,达到较佳性能。
  6. 验收与交付:

    • 自检: 施工方进行全面的质量自检,包括平整度、坡度、尺寸、划线精确性、颜色均匀度、有无缺陷(气泡、脱层、开裂、鼓包等)等。
    • 第三方检测(可选): 根据需要,可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物理性能(如冲击吸收、垂直变形、摩擦力、球反弹率等)和环保性能检测。
    • 竣工资料: 整理并提供完整的施工过程记录、材料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如有)等竣工资料。
    • 正式验收: 组织业主、监理等相关方依据合同及规范进行现场验收,确认合格后交付使用。

篮球场建设需严格遵循科学的施工工艺流程,从基础处理、排水保障到结构层与面层的精细施工,每个步骤都直接影响较终场地的运动性能和寿命。规范的操作、严谨的质量控制和必要的养护是确保篮球场达到专业标准的基石。

下一篇编辑返回列表

请检查内容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