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分类: 其他 / 内容编号: 491
透气型跑道因其优异的透水性、良好的运动性能及相对经济的特性,成为学校及公共运动场地常见的选择。其重点在于结构设计与施工工艺,确保雨水能快速渗透排出,保持场地干爽安全。
结构基础处理 施工始于地基的严格处理。场地需平整、坚实,无明显起伏、积水或松软区域。清除杂物、根系,并压实至规定密实度(通常≥93%)。若原土质不佳或排水不良,需进行换填或增设碎石盲沟等排水设施,确保基础稳定和整体排水能力。
垫层铺设与压实 在处理好地基上铺设级配碎石(或类似透水材料)构成的垫层。材料粒径、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均匀摊铺后采用重型压路机分层压实。垫层除分散荷载外,需兼具导水功能,其坡度(通常0.3%-0.5%)精准控制至关重要,引导水向场外或集水系统有序流动。
底层弹性层施工 底层由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与特定粒径(常为7-10mm)的黑色环保橡胶颗粒按比例混合铺设。关键在于精确控制配比,确保搅拌均匀。摊铺需连续、厚度均匀(通常9-11mm),刮平后及时用专业设备压实整平。此层构成主要弹性基础,良好的透气性源于颗粒间的空隙结构。
面层喷涂与撒颗粒 面层由高性能双组分聚氨酯面漆与更小粒径(常为2-4mm)的EPDM彩色颗粒构成。首先将面漆与颗粒按规定比例混合喷涂,形成带孔隙的弹性基底。随后在其固化前,均匀喷撒足量同色EPDM颗粒作为耐磨耗层。此步骤对喷涂设备、气压、角度及颗粒撒布均匀性要求极高。
面层清理与划线 面层完全固化后,彻底清理表面浮余颗粒。使用专业划线设备,依据场地设计图精准施划跑道标线。线条需清晰、饱满,宽度、颜色及位置严格符合标准规范要求。
成品保护与养护 施工结束至投入使用前,需设立围挡并严格管理闲杂人员及车辆进入,避免对未完全固化的面层造成污染或机械损伤。建议养护期不少于7天(具体视环境温湿度调整),保障材料性能稳定发挥。
总结 透气型跑道的性能优势建立在科学结构设计与精准施工之上,关键在于基础排水、垫层导水、底层透气结构形成及面层耐磨喷涂工艺的有效实施,每一步骤的规范操作共同保证了较终的透水性、弹性和耐久性。
请检查内容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