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跑道施工固化剂加多了容易起泡

内容分类: 其他 / 内容编号: 477

混合型塑胶跑道施工过程中,固化剂(通常指MOCA或替代型扩链交联剂)的精确配比是确保较终成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固化剂添加量超出设计配比范围时,极易诱发跑道面层或结构层出现气泡、鼓包等缺陷,严重影响跑道的物理性能和耐久性。

混合型跑道施工固化剂加多了容易起泡

过量固化剂引发起泡的机理主要在于:

  1. 反应速率剧增与副产物气体产生: 固化剂的主要功能是与预聚体中的异氰酸酯基团(-NCO)发生扩链和交联反应。过量固化剂导致体系中反应活性点急剧增多,使得聚合反应在极短时间内剧烈进行并释放大量热量。这种快速、放热的反应过程不仅加速了主反应,也可能加剧体系中微量水分、醇类或其他活泼氢杂质与剩余异氰酸酯基团的副反应。尤其是在聚氨酯体系中,水分与异氰酸酯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反应速率过快导致体系黏度迅速增大,这些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来不及从高黏度的胶浆中逸出,被包裹其中形成气泡。即使使用低水分材料,过快的反应本身也会因局部剧烈放热导致空气膨胀或溶剂(如有)瞬间挥发加剧气泡产生。

  2. 黏度急剧上升阻碍气体排出: 固化剂过量直接加速了分子链的增长和交联网络的过早形成。这使得混合料的可操作时间(Pot Life)显著缩短,体系黏度在短时间内(几分钟内)急剧上升至凝胶状态。高黏度液体流动性极差,内部包裹的气体(无论是反应生成的CO₂,还是搅拌混入的空气,或微量溶剂挥发的气体)失去了足够的上升动力和逸出通道,被牢牢地“锁定”在正在固化的胶体内部,形成密集且分布不均的气泡。

  3. 混合均匀性与局部过固化: 即使总添加量符合要求,混合不均也可能造成局部区域固化剂浓度过高。而过量添加则大大增加了混合不均的风险,使得某些区域反应异常剧烈,局部放热和黏度骤增更为显著,这些区域成为气泡产生的重灾区。

起泡对跑道质量的直接影响:

预防起泡的重点在于对固化剂用量的严格控制:

总结:固化剂添加过量是混合型塑胶跑道施工中引发起泡问题的主要人为可控因素,其根源在于打破了反应平衡,导致反应失控、黏度激增和气体困留。保障跑道质量的基石在于严格遵循科学配比、实现精准计量,并深刻理解材料特性与环境因素对反应过程的显著影响。

下一篇编辑返回列表

请检查内容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