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跑道厚度标准

内容分类: 其他 / 内容编号: 380

混合型跑道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塑胶跑道类型,其优异的物理性能、环保特性及良好的运动表现深受认可。跑道厚度的科学设定是保障其运动功能性与长期耐久性的关键基础结构参数。

混合型跑道厚度标准

混合型跑道通常采用复合结构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层次:

  1. 基础层: 通常由黑色环保橡胶颗粒与聚氨酯粘合剂混合铺设压实而成。该层构成跑道的主体结构,承担主要的冲击吸收功能。其标准厚度应≥ 13毫米
  2. 面层(撒颗粒层): 在基础层固化后,在其表面喷涂或刮涂含彩色EPDM颗粒的聚氨酯面浆。此层提供跑道的色彩、纹理摩擦力及额外的耐磨保护。面层标准厚度应≥ 3毫米
  3. 中间层(部分结构): 在基础层与面层之间,部分设计会增设一层由彩色EPDM颗粒与聚氨酯粘合剂混合铺设的中间缓冲层,厚度通常≥8毫米。其作用在于进一步增强弹性,优化脚感。

在施工过程中,确保各层厚度精确达标至关重要:

厚度标准制定的依据 跑道厚度的设定并非任意而为,主要基于以下考量:

严格遵守厚度标准的意义

总结 混合型跑道的厚度标准是其结构设计与功能实现的重点技术指标之一。基础层(≥13mm)、中间层(≥8mm,若采用)与面层(≥3mm)的厚度要求,是基于运动安全、性能表现及耐久性需求的综合考量结果。严格执行厚度标准并确保施工精度,是建设高品质、安全可靠、性能优越的混合型塑胶跑道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

下一篇编辑返回列表

请检查内容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