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气型跑道结构图

内容分类: 其他 / 内容编号: 356

透气型跑道结构图
  1. 基础层(素土夯实层):

    • 材料与功能: 对原始地基土层进行充分压实处理,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与承载力。这是整个跑道结构稳定的基石,确保上层荷载均匀传递,防止不均匀沉降。
  2. 稳定层(级配碎石垫层):

    • 材料与功能: 采用粒径分布合理的级配碎石铺设并压实。主要作用是进一步分散荷载,形成稳定支撑面,并作为重要的排水疏导层。其间的空隙构成初级排水通道,引导水分向下渗透或向场地周边排出,避免基础积水软化。
  3. 承载层(沥青混凝土层/水泥稳定层):

    • 材料与功能: 常用致密型沥青混凝土(AC-10/AC-13)或水泥稳定碎石铺设,经重型压路机压实至规定密实度和平整度。此层为整个跑道提供坚固、平整、不变形的刚性承载平台,是弹性层和面层发挥功能的关键基础。其平整度直接影响较终面层效果。
  4. 透气弹性缓冲层:

    • 材料与功能: 此为透气型跑道的重点技术层。通常由单组分聚氨酯粘合剂与特定粒径的环保橡胶颗粒(如EPDM或SBR颗粒)在场地现场按比例机械搅拌均匀后摊铺、压实、固化而成。
    • 重点特性: 固化后形成具有大量贯通微孔隙的弹性结构体。这些孔隙赋予该层优异的垂直渗透能力(透气性),使雨水或冷凝水能快速通过该层向下渗透至碎石垫层并排出,有效避免表面积水。同时,橡胶颗粒提供了必要的冲击吸收和弹性,满足运动安全与舒适需求。建议厚度通常不低于10mm。
  5. 耐磨防滑面层:

    • 材料与功能: 由彩色EPDM颗粒与专用单组分聚氨酯面层涂料混合后,精细喷涂或刮涂于弹性层之上。面层涂料固化后包裹、固定EPDM颗粒。
    • 重点特性: 形成较终的功能表面:提供优异的抗滑性能以满足各种运动需求;赋予跑道鲜艳持久的色彩;具备良好的耐磨性以抵抗运动磨损;其结构本身为多孔构造(表面开孔),与下层的透气弹性层共同构成畅通的垂直排水通道,确保整体系统的透水性。喷涂施工有助于形成均匀颗粒纹理,优化摩擦与排水性能。

结构重点优势关注点:

综上所述,透气型跑道通过素土夯实、碎石垫层、刚性承载层、透气弹性缓冲层及耐磨防滑面层的科学组合,构建了一个具备高效排水透气性、稳定承载能力以及符合运动功能需求的系统性结构,其各层协同作用共同保障了跑道的综合性能表现。

下一篇编辑返回列表

请检查内容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