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气型塑胶跑道施工标准规范

内容分类: 塑胶跑道 / 内容编号: 261

透气型塑胶跑道因其优良的排水性、环保性及适中的物理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类运动场地。其较终性能与使用寿命高度依赖于施工过程对标准规范的严格执行。规范的施工流程是确保工程达到设计目标的关键。

透气型<a href=/ target=_blank>塑胶跑道</a>施工标准规范

一、 基础处理与验收

二、 材料配比与准备

三、 施工工艺控制

  1. 底层摊铺:
    • 将混合好的底层材料(胶粘剂与较大粒径颗粒)按设计厚度(通常≥10mm)均匀摊铺于验收合格的基础之上。
    • 使用专业摊铺机或刮耙精确控制平整度及厚度。摊铺方向应一致,接缝处需紧密、平整。
    • 关键点: 摊铺厚度均匀一致是保证较终跑道厚度及物理性能的基础。
  2. 面层喷涂/撒播:
    • 底层固化后(通常24-48小时),进行面层施工。
    • 喷涂法: 使用专业喷涂设备,将面层材料(胶粘剂与精细粒径、高色牢度EPDM颗粒混合料)均匀喷涂于底层之上,通常分2-3遍交叉喷涂,确保覆盖密实、颜色均匀、颗粒分布适中不露底。
    • 撒播法(选配): 在底层未完全固化前,手工均匀撒布彩色颗粒,待固化稳定后回收未粘结颗粒。
  3. 画线:
    • 跑道整体固化后(通常5-7天,具体视材料及环境而定),按国际田联(IAAF)或国家相关标准(如GB/T 22517.6)要求的尺寸和颜色进行精准测量放线。
    • 使用具有优异粘结力和耐候性的专业跑道划线漆进行涂刷,线条应清晰、平直、饱满、均匀,宽度精确符合规范(通常50mm±1mm)。

四、 施工环境与过程控制

五、 质量检测与验收

总结 透气型塑胶跑道的优质性能源于对施工各步骤标准规范的严格遵守,涵盖基础处理、材料配比、精确摊铺与喷涂、严控环境条件以及严格的终检验收,确保较终成品在排水性、物理性能和环保安全方面符合专业运动场地要求。

下一篇编辑返回列表

请检查内容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