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塑胶跑道施工技术要求

内容分类: 塑胶跑道 / 内容编号: 242

混合型塑胶跑道因其优异的物理性能、耐久性和环保特性,成为现代运动场地的主流选择。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跑道的使用体验与寿命,因此对施工技术要求严格。以下是关键步骤的技术要点:

混合型<a href=/ target=_blank>塑胶跑道</a>施工技术要求

一、 基础要求

二、 材料要求

三、 施工环境要求

四、 施工工艺要求

  1. 基础处理: 彻底清扫基础表面,使用专业打磨设备处理局部高点、油污及松散处,对裂缝进行修补填平。必要时进行整体酸洗或抛丸处理,增强粘结力。施工前基础表面需完全干燥、无尘。
  2. 防水底涂处理: 在清洁干燥基础上,均匀滚涂或刮涂单组份聚氨酯防水底涂,用量约0.2-0.3kg/㎡,封闭基础毛细孔,增强层间附着力。确保无漏涂、无堆积。
  3. 弹性层铺设:
    • 严格按比例混合聚氨酯胶粘剂组分(A料、B料),使用专业搅拌设备充分搅拌均匀。
    • 加入规定比例的黑色橡胶颗粒,持续搅拌至颗粒完全均匀裹覆胶水。
    • 混合料摊铺后,使用专业摊铺机按设计厚度(通常12-15mm)匀速一次性铺设到位。
    • 铺设完成后,使用带加热的专用镘刀或大型抹平机进行精细找平压实,确保表面平整密实。
    • 此层固化时间通常需24小时以上(视环境温湿度)。
  4. 面层喷涂:
    • 按比例混合聚氨酯面漆组分(A料、B料),加入专用催化剂(若需)和规定比例、颜色及粒径的EPDM颗粒,使用专业喷涂设备(带同步搅拌)充分混合均匀。
    • 在完全固化且洁净的弹性层上,采用十字交叉法喷涂2-3遍。每遍喷涂方向垂直,间隔时间需确保前一遍表干。
    • 严格控制喷涂气压、喷枪高度、移动速度及出料量,保证喷涂层均匀、颗粒分布一致、无流挂、无漏喷。面层总厚度应达到2-3mm。
  5. 划线: 使用专业跑道划线机及符合标准的白色聚氨酯划线漆。按国际田联(IAAF)或相关场地要求精准放线,线条平直清晰、宽度一致(通常50mm)、边缘整齐、粘接牢固。

五、 关键质量控制点

混合型塑胶跑道施工是一项涉及多步骤、多材料的系统化工程。确保较终质量,要求从基础处理、材料选择、环境控制到每一道施工工序,均须严格遵循专业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唯有对材料性能、环境条件、施工工艺各关键点精准把控,方能建成性能稳定、安全环保、经久耐用的优质运动场地。

下一篇编辑返回列表

请检查内容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