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内容
当前分类:
其他
问题:
内容:
## 透气型跑道沥青基础施工工艺简述 沥青基础作为透气型跑道系统的核心承重层与结构层,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跑道的整体稳定性、排水性能及长期表现。其施工需遵循严谨的工艺步骤与关键控制点。 ### 施工步骤与核心工艺要点 1. **前期准备与基础处理:** * **场地复核:** 对已完成的土基或碎石稳定层进行标高、坡度、平整度及压实度复测,确保符合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如无明显积水、裂缝、松散或沉陷区域)。 * **基础清理:** 彻底清除基层表面所有杂物(碎石、泥土、油污、植被根系等),确保接触面洁净、干燥。必要时进行高压冲洗或吹扫。 * **缺陷修补:** 对存在的局部凹陷、松散或裂缝进行针对性处理(如采用沥青冷补料填补、压实),确保基础整体连续、密实。 * **透层油/粘层油施涂:** 在经检验合格的清洁基层上,均匀喷洒符合规范要求的透层油(用于非沥青类基层)或粘层油(用于沥青类基层),以增强层间粘结力。喷洒量需严格控制,避免积聚或流淌。待其充分渗透或破乳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 2. **沥青混合料生产与运输:** * **材料选择:** 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石料(坚硬、洁净、级配良好)、沥青(通常为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AH-70或改性沥青)及填料(矿粉)。 * **配合比设计:** 严格依据目标配合比设计进行生产配合比验证,确保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如级配、油石比、稳定度、流值、空隙率)满足跑道基础层的技术要求。 * **拌和与温度控制:** 在具备精确计量系统的拌合站集中拌和。重点控制沥青加热温度、矿料加热温度及混合料出场温度(普通沥青混合料通常控制在140-160℃;改性沥青混合料通常控制在160-175℃),确保拌和均匀、无花白料、无离析。 * **运输保温:** 采用清洁、有覆盖保温设施的自卸卡车运输。运输过程尽量减少颠簸,到达现场温度需符合摊铺要求(普通沥青混合料不低于130℃;改性沥青混合料不低于150℃)。 3. **混合料摊铺:** * **设备准备:** 使用具有自动找平系统(如非接触式平衡梁或激光)的沥青摊铺机。提前预热熨平板。 * **基准设定:** 根据设计标高和坡度设置摊铺基准线(钢丝绳基准或滑靴基准)。 * **摊铺作业:** 运输车辆与摊铺机密切配合,卸料过程避免碰撞摊铺机。摊铺机保持缓慢、均匀、连续作业速度(建议2-6米/分钟),尽量减少停机。螺旋布料器转速匹配摊铺速度,使混合料在熨平板前保持均匀分布且高度适中(约2/3螺旋高度)。摊铺过程设专人检查松铺厚度、平整度及温度(普通沥青混合料应不低于125℃;改性沥青混合料应不低于145℃)。 * **接缝处理:** 纵向接缝采用热接缝方式,搭接宽度5-10cm,人工及时清理接缝处散料。横向工作缝切割垂直、清理干净后涂刷粘层油,摊铺机熨平板置于预热垫木上,确保接缝平整密实。 4. **混合料压实:** * **压实设备:** 组合使用双钢轮压路机(初压、复压)、轮胎压路机(复压)和小型振动压路机(边角压实)。 * **压实工艺:** * **初压:** 紧跟摊铺机进行,静压1-2遍,重点稳定混合料。 * **复压:** 是达到压实度的关键阶段。振动压实(双钢轮)和揉搓压实(轮胎压路机)组合使用,碾压遍数依据试验段确定,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95%)。混合料温度控制(普通沥青混合料复压不低于110℃;改性沥青混合料复压不低于130℃)。 * **终压:** 采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收光1-2遍,消除轮迹,提升平整度。终压完成温度(普通沥青混合料不低于80℃;改性沥青混合料不低于90℃)。 * **压实原则:** 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先边后中”的原则。压路机不得在未冷却的沥青面上转向、调头或停机。特殊部位(如路缘石边缘、井盖周围)采用小型压实设备仔细压实。 5. **养护与质量控制:** * **自然冷却:** 压实完成后,封闭交通,让沥青层充分自然冷却至表面温度低于50℃(或环境温度)后方可开放。 * **质量检验:** 按规范要求进行压实度、厚度、平整度、纵断高程、横坡度、宽度、外观(表面均匀密实、无轮迹、裂缝、离析、泛油)等项目的检测,不合格处及时处理。 * **成品保护:** 冷却开放后至面层施工前,避免重载车辆或尖锐物损伤表面,保持清洁。 ### 核心注意事项 1. **天气条件:** 施工应在干燥、温暖的天气进行(环境温度≥10℃,且应持续上升),避免在雨天、路面潮湿或大风降温天气施工。 2. **材料管理:**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与进场检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压实各环节温度控制是核心关键。 3. **厚度与坡度控制:** 确保摊铺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坡度顺畅利于排水,避免局部积水。 4. **压实度与均匀性:** 压实度是保证基础强度的根本,必须达标;同时避免摊铺过程中的离析现象。 5. **接缝处理:** 横向、纵向接缝是薄弱环节,需精细施工,保证平顺密实。 6. **基础表面要求:** 沥青基础层施工完成后,其表面应平整、坚实、密实,无松散、裂纹、油污等缺陷,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为后续透气型面层(通常为单组份胶水与EPDM颗粒混合摊铺)提供良好粘结界面。 沥青基础层的施工,其核心在于精确的工艺控制、严格的材料管理和精细的现场操作,为上层透气型面层结构的稳定及整体跑道的优异性能奠定坚实的根基。
更新内容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