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内容
当前分类:
塑胶跑道
问题:
内容:
复合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质量核心在于严谨的工艺控制与规范的现场管理。以下是其关键施工流程与技术要点: **一、 基础处理与检测** 1. **基层检查与评估:** 施工前对混凝土或沥青基础进行全面检查。要求基础密实、平整、无裂缝、无油污、无松散颗粒。坡度符合设计要求(通常单向或双向排水坡0.3%-0.5%),平整度用3米直尺测量间隙≤3mm。 2. **清洁与修补:** 彻底清扫基础表面,去除浮尘、杂物。必要时采用高压水枪冲洗,确保洁净。对发现的裂缝、凹坑、起砂等缺陷进行专业修补(如环氧砂浆填补裂缝,专用界面剂处理起砂等),待修补处完全固化。检查基础含水率,确保≤8%(或符合材料供应商要求)。 3. **防水底涂处理:** 在清洁干燥的基础表面均匀滚涂或喷涂单组分或双组分聚氨酯防水底涂。底涂需渗透性好,能有效封闭基础毛细孔,增强与上层材料的粘结力。涂布量严格按材料要求控制,确保无漏涂、无堆积。 **二、 弹性层施工** 1. **材料配比与搅拌:** 使用专业配料设备,按供应商提供的精确比例称量聚氨酯胶水(A组分)、环保橡胶颗粒(通常粒径3-4mm)、催化剂/色浆(B组分)等。搅拌时间充分且均匀(通常3-5分钟),避免搅拌不足或过度导致性能下降。 2. **摊铺与找平:** 将混合好的弹性层材料倾倒于基础上,使用专业刮耙或带有控厚装置的摊铺机进行摊铺。严格控制摊铺厚度(通常设计总厚度≥13mm,弹性层是主体)。摊铺方向一致,保证材料连续性和整体性。重点区域(如弯道)需精心处理,确保弧度平滑。 3. **消泡与压实:** 摊铺后立即使用专用消泡滚筒(带钉或齿形)在湿料表面纵横滚压,排除搅拌和摊铺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使橡胶颗粒与胶水充分结合,表面更密实。 4. **固化与养护:** 弹性层施工完成后需充分固化(通常24-48小时,具体视环境温湿度而定),期间严禁上人踩踏或进行下道工序。确保弹性层达到足够的强度、回弹性和粘结力。 **三、 防滑面层施工** 1. **材料配比与搅拌:** 按比例精确称量聚氨酯面漆(A组分)、EPDM彩色颗粒(粒径通常1-3mm)、催化剂(B组分)和溶剂(如需)。充分搅拌(2-3分钟)至颜色均匀、无结团。搅拌量应与施工速度匹配,防止材料在桶中反应固化。 2. **喷涂施工:** 使用专业无气喷涂机进行施工。喷枪压力、口径、移动速度需调整至最佳状态(通常压力200-250kg/cm²,枪嘴距地面约1.5米)。采用交叉喷涂法(通常先横后竖或先竖后横),确保喷涂均匀、色泽一致、颗粒分布均匀。严格控制喷涂遍数(通常2-3遍)和单位面积喷涂量(通常1.2-1.5kg/m²),保证面层厚度(通常2-3mm)和颗粒覆盖率。 3. **环境控制:** 面层喷涂对温湿度极其敏感,宜在晴朗干燥(相对湿度≤75%)、温度适宜(15℃-35℃)的天气进行,避开大风、雨雾及高温暴晒时段。基层温度需高于露点温度3℃以上。 **四、 划线** 1. **测量定位:** 根据设计图纸和国际田联(或相关)标准,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激光测距仪)进行准确定位放线,标记出各种跑道线、起跑线、接力区、项目标志等位置。 2. **贴胶带/模板:** 按标记线粘贴专用划线胶带或放置模板,确保线条边缘平直、清晰、无毛刺。 3. **划线漆施工:** 使用单组分或双组分聚氨酯划线漆。采用专业划线机或手工涂刷,确保漆膜均匀饱满、色泽鲜亮、遮盖力强。待划线漆表干后(通常30-60分钟)小心撕去胶带或移开模板。 4. **检查与修正:** 检查线条宽度、长度、角度、弧度及颜色是否符合标准,对瑕疵处及时修正。 **五、 成品养护与验收** 1. **充分养护:** 所有工序完成后,场地需进行充分养护(建议7天以上)。设置围挡,严格禁止人员、车辆进入,避免锐器划伤、重物碾压。 2. **最终检查与清理:** 养护结束后,彻底清理场地,清除施工残留物。对跑道整体外观(色泽、平整度、颗粒分布)、各层粘结状况、线条精度等进行全面检查。 3. **性能检测准备:** 确保场地状态符合相关物理性能(如厚度、冲击吸收、垂直变形、拉伸强度、颜色耐久性等)和环保性能检测的条件。 **关键质量控制点总结:** * **基础质量是根本:** 无缺陷、坡度准、强度够、洁净干爽。 * **材料配比是核心:** 精确计量,充分搅拌均匀。 * **施工环境是保障:** 控制温湿度,避开不良天气。 * **工艺操作是关键:** 摊铺厚度准、消泡彻底、喷涂均匀、定位精确。 * **养护管理不可缺:** 保证各层充分固化反应,避免早期损伤。 **总结:** 复合型塑胶跑道的施工工艺涵盖了从基础严格处理、弹性层精确摊铺压实、到防滑面层均匀喷涂以及精准划线等多个精细环节,每个阶段均需遵循科学的工艺参数和严格的操作规范,通过系统性的流程管理和严谨的质量控制,才能最终实现符合使用要求及相应标准的优质场地工程。
更新内容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