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内容
当前分类:
塑胶跑道
问题:
内容:
## 复合型塑胶跑道施工技术方案 复合型塑胶跑道结合了透气型与混合型的特性,以其优异的物理性能、环保表现及适用性,成为运动场地铺装的理想选择。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场地使用寿命及运动表现,需严格按照工艺执行。以下为标准化施工方案核心环节: **1. 基础处理与验收** * **基础要求:** 混凝土(强度≥C20)或沥青(密实度≥95%)基层,平整坚实。3米直尺检测间隙≤3mm,坡度符合设计要求(通常0.5%-1%),排水顺畅无积水。 * **处理步骤:** 彻底清扫,清除浮浆、油污、杂物。打磨修补局部缺陷(空鼓、裂缝)。保证基础含水率达标(混凝土基础<5%)。整体干燥后涂刷专用底涂剂,增强层间粘结力。 **2. 防水层施工(关键工序)** * **材料选择:** 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跑道专用防水底涂材料。 * **施工工艺:** 均匀滚涂1-2遍,确保覆盖完全,无漏涂、堆积。重点关注边角、管根等薄弱部位。涂层干燥后检测无渗水现象,形成有效防水屏障。 **3. 弹性底层铺设** * **材料配比:** 使用专用单组分粘合剂(如PU)与规定粒径(通常2-4mm)及比例的环保橡胶颗粒(EPDM)混合。 * **施工方法:** 严格计量,使用强制搅拌机混合均匀。摊铺机或人工耙平控制厚度(通常9-11mm),确保密实度和平整度。重点控制边沿整齐度及接茬处理。 **4. 面层喷涂(耐磨、色彩)** * **材料混合:** 将跑道专用耐磨面层材料(PU或丙烯酸)与彩色EPDM颗粒(粒径1-3mm)、适量稀释剂按比例精确计量,使用高速搅拌机充分混合均匀。 * **喷涂作业:** 使用专业喷浆设备,分正反方向交叉喷涂2遍以上。严格控制气压、喷涂距离、移动速度及角度,确保颗粒分布均匀、颜色一致、厚度达标(通常≥2mm),无流挂、色差或明显接痕。 **5. 划线** * **定位测量:** 依据国际田联(IAAF)或国家标准精确放线定位,使用经校验的测量仪器。 * **划线施工:** 使用符合标准的跑道专用划线漆。贴美纹纸定位,确保线条平直、清晰,宽度符合标准(通常50mm)。重点控制起跑线、接力区、弯道标记等关键体育工艺线精度。 **6. 工程养护** * **时间要求:** 面层施工完成后自然养护,固化期内(通常7-14天)严禁人员踩踏、车辆碾压或堆放重物。 * **成品保护:** 设置警示标识,保持场地清洁,避免污染、尖锐物划伤或化学试剂侵蚀。 复合型塑胶跑道的优异性能依赖于严谨的基层处理、规范的防水层施工、精准的弹性层铺设、均匀的面层喷涂、准确的划线定位以及充分的成品养护。每一环节均需严格执行相应技术规程和质量控制要求,确保最终场地性能达标、安全耐用。
更新内容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