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正新材料

专业的彩色防滑路面材料、施工厂家

现浇砂基路面应用规程

现浇砂基路面应用规程

现浇砂基路面作为一种生态友好的铺装技术,其应用需遵循严谨的规程,确保工程品质与功能实现。本规程重点要点如下:

  1. 材料选择与配比

    • 骨料: 采用符合规范要求的机制砂或天然砂,级配合理(通常强调粒径在特定范围内的颗粒比例),质地坚硬、洁净(含泥量严格控制),满足规定的压碎值、坚固性等指标。
    • 胶结剂: 选用性能稳定、与骨料相容性好的环保型胶结剂。其种类及添加量需根据设计强度、透水性能、开放时间等要求,经严格试验确定较佳配比。材料进场需提供合格证明并按规定抽样复验。
    • 水: 宜使用清洁、无污染的自来水或符合拌和用水要求的天然水。
    • 配比设计: 在实验室通过试拌和成型试件,确定满足目标孔隙率(通常在合理的百分比范围)、透水系数(达到特定标准)、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要求的配合比。配比设计需考虑施工环境条件(温度、湿度)。
  2. 基层处理

    • 基层(通常为级配碎石层)应坚实、平整、洁净,具有设计要求的承载力、坡度与透水性。
    • 施工前彻底清扫基层表面浮土、杂物,确保无积水、无油污。必要时进行洒水预湿(控制水量,避免积水)。
  3. 拌和

    • 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拌和。
    • 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配料,计量精确(尤其是关键的胶结剂用量),允许偏差在规范之内。
    • 控制拌和时间,确保混合料均匀一致,颜色无区别。关注拌合物和易性(坍落度或扩展度),保持适宜的工作性能。
  4. 运输

    • 拌和料应尽快运至铺筑现场,宜使用自卸车运输,运输时间控制合理,避免长途运输导致物料离析、初凝或水分损失。
    • 运输过程中采取必要措施(如覆盖)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及遗撒污染。
  5. 摊铺

    • 摊铺前复核基层标高、坡度。
    • 采用机械摊铺(摊铺机)或人工摊铺方式。人工摊铺需设标高控制点(如冲筋)。
    • 摊铺应连续进行,松铺系数通过试验段确定。铺筑厚度略高于设计厚度(考虑压实系数)。
    • 摊铺过程尽量减少对基层的扰动,确保摊铺面平整、均匀。
  6. 压实整平

    • 摊铺后及时进行压实。通常采用低频平板振动夯(或轻型压路机)进行压实。压实遍数和压实工艺需通过试验段确定。
    • 压实目标:达到设计的密实度(确保满足强度要求)同时,必须保证路面的透水孔隙不被过度破坏(维持设计要求的连通孔隙率)。
    • 压实过程中随时检查平整度,对凹陷处及时补料找平,凸起处刮平。表面平整度误差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7. 养护

    • 压实整平后立即开始养护,是确保胶结料充分水化、实现强度的关键步骤。
    • 采用覆盖保湿养护: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土工布等保水材料。覆盖物需搭接严密,防止水分蒸发。
    • 洒水养护:在覆盖物上定期、均匀洒水,保持路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高温大风天气需增加洒水频率。
    • 养护期:根据胶结材料特性、环境温湿度确定,通常不少于特定天数(如7天)。养护期内严禁车辆通行及人员踩踏。
  8. 接缝处理与切缝

    • 施工缝:当日施工结束或意外中断时,应设置垂直施工缝。
    • 伸缩缝: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和间距设置(通常在一定米数范围内),防止不规则开裂。
    • 缝的位置需弹线定位,切缝应顺直、深度一致(通常为面层厚度的特定比例)。填缝材料宜选择柔性、耐候性好的产品。切缝施工在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避免过早操作导致啃边。
  9. 成品保护与验收

    • 养护期满后,仍需注意成品保护,避免施工机械、重物等对未达到较终强度的路面造成损伤。
    • 按现行相关标准规范进行验收,主要项目包括:外观质量(平整度、色泽均匀性、有无明显缺陷)、尺寸偏差、透水性能测试、抗压/抗折强度试验报告等。透水性测试宜在雨后或现场模拟淋水后进行。

总结 现浇砂基路面的成功应用依赖于对材料性能的精确把控、严格规范的施工流程(尤其是配比、摊铺、压实与养护步骤)以及细致的成品保护。遵循本规程的要点,是保障路面达到预期透水性、力学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从而实现其生态环保与实用功能的有效结合。

相关链接

篮球场

专业级篮球场地,适合比赛和训练,配备完善设施。

网球场

标准尺寸网球场,优质地面材料,提供良好运动体验。

足球场

专业足球场地人造草坪,适合各种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