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拌沥青施工流程
冷拌沥青施工流程
冷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是一种在常温或略高于常温条件下进行的铺面技术,其重点在于使用经过特殊改性的乳化沥青或液体沥青作为结合料。相较于传统热拌工艺,其具有能耗低、施工季节限制少、环保性较好等特点。以下是其主要施工流程:
-
施工前准备:
- 现场核查: 详细勘察施工区域,了解基层状况(类型、强度、平整度、含水率等)、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未来天气)及既有设施情况。
- 基层处理: 这是确保冷拌沥青层质量的基础。
- 清洁: 彻底清除基层表面的浮尘、泥土、杂物、油污等。通常采用清扫车、高压水枪冲洗或鼓风机吹扫等方式,确保表面洁净无松散颗粒。
- 缺陷修复: 对基层存在的裂缝、坑槽、松散、沉陷等病害进行针对性修复(如灌缝、局部挖补、找平等),达到结构稳定、表面平整的要求。
- 干燥: 确保基层表面充分干燥。过高的含水率会严重影响冷拌沥青混合料与基层的粘结以及自身的压实成型效果。必要时需晾晒或采取其他干燥措施。
- 洒布透层/粘层: 根据设计要求和基层类型(如新建水泥稳定类、级配碎石基层),在清洁干燥的基层上均匀洒布透层油(通常为乳化沥青),增强层间粘结。在已有旧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时,需洒布粘层油(多为改性乳化沥青)。
- 材料准备: 严格按设计要求准备合格的原材料。
- 集料: 级配、针片状含量、含泥量等指标须符合规范。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干燥即可,无需加热)。不同规格集料分开堆放,避免混杂。
- 结合料(乳化沥青/液体沥青): 选用符合技术要求的特定型号(如改性乳化沥青)。储存时注意保温(防止冻结或过度升温)并保持均匀性,使用前充分搅拌。
- 添加剂: 如有特殊需求(如提高早期强度、改善和易性、延长拌合时间),按配比准备好相应添加剂。
- 设备调试:
- 拌合设备: 检查冷拌站计量系统精确性,确保集料、沥青、添加剂等能按设计配比精确投料。调整拌缸叶片,保证拌合均匀度。提前进行试拌,验证混合料状态。
- 摊铺设备: 检查摊铺机熨平板平整度、拱度调节、自动找平系统功能。根据摊铺厚度和宽度调整好相关参数。
- 压实设备: 准备合适吨位和类型的压路机(如钢轮静压、胶轮压路机),检查其工作状态(振动、洒水系统等)。
- 运输车辆: 确保数量充足,车厢清洁、有篷布覆盖以防污染和水分散失。
- 测量放样: 恢复道路中线、边线,设置好基准桩或基准线(钢丝绳、平衡梁等),明确铺筑范围、宽度、厚度及横坡度。
-
混合料拌和:
- 投料: 按目标配合比将不同规格的冷态集料投入拌缸。严格控制各档料比例。
- 干拌: 集料在拌缸中先行短时间(通常几秒至十几秒)干拌,使其初步混合均匀。
- 加入结合料/添加剂: 将计量好的乳化沥青(或液体沥青)以及预先溶解好的添加剂(如有)均匀喷洒到正在拌和的集料中。
- 湿拌: 继续充分拌和,确保乳化沥青(或液体沥青)均匀裹覆每一颗集料,混合料色泽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现象。湿拌时间通常控制在30-60秒左右,具体根据设备性能和混合料状态调整。
- 出料: 拌和均匀的冷拌沥青混合料直接卸入运输车辆中。运输车应尽快覆盖篷布。
-
混合料运输:
- 运输过程中需全程覆盖篷布,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影响工作性)或被污染。
- 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和时间,尽量减少运输耗时,避免混合料在车厢内停留时间过长(尤其在高温天气)。运抵现场后应及时摊铺。
-
混合料摊铺:
- 卸料: 运输车将混合料卸入摊铺机料斗,避免剧烈碰撞摊铺机。摊铺机应保持匀速、连续、不间断作业。
- 摊铺操作:
- 厚度控制: 根据测量放样的基准,通过调节熨平板高度精确控制摊铺厚度。松铺系数需通过试验段确定(通常在1.2-1.4之间)。
- 速度控制: 摊铺速度应与拌和站产量、压实能力相匹配,确保连续供料。速度宜匀速稳定,避免忽快忽慢,一般控制在1-3米/分钟。
- 温度: 冷拌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一般接近环境温度,无需特别控制,但在低温季节施工时宜选择日间高温时段。
- 平整度控制: 摊铺机需配备并正确使用自动找平系统(平衡梁、滑靴等),辅以人工及时处理离析、拉痕等缺陷,保证铺面平整度。
- 摊铺宽度: 单机作业宽度不宜过宽,避免混合料离析。宽幅路面可采用多机梯队联合摊铺。
-
混合料压实:
- 压实原则: “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碾压需紧跟摊铺机进行,趁混合料尚处于易于塑性变形的状态时完成主要压实工作。
- 压实设备组合: 一般采用“初压(静压)->复压(振动压实/揉搓压实)->终压(静压收光)”的组合方式。
- 初压: 目的为稳压、整平。宜采用吨位较轻(如6-8吨)的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速度宜慢(1.5-2.0 km/h)。
- 复压: 目的是达到要求的密实度。是关键工序。通常采用吨位较大的振动压路机(12吨以上)或胶轮压路机(25吨以上)进行。振动压路机宜高频低幅碾压(压实效果更好且不易推挤混合料),碾压遍数2-4遍。胶轮压路机可提供揉搓作用,有助于封闭表面。速度控制在2-4 km/h。
- 终压: 目的是消除轮迹,提高表面平整度。采用钢轮压路机关闭振动静压收光1-2遍。速度可稍快(2.5-5.0 km/h)。
- 碾压要点:
- 碾压路线:由低边向高边、由外侧向中心依次碾压,轮迹重叠1/3-1/2轮宽。
- 转向:在已压实成型的路段上进行。
- 严禁在未碾压成型或未冷却的路段上停放压路机或其它施工设备、车辆。
- 压实后的铺层表面应平整、密实、无轮迹、无松散、无裂缝。
- 压实度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检测压实度(通常采用钻孔取芯法或核子密度仪),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
养生:
- 冷拌沥青混合料(尤其是乳化沥青混合料)需要一定的养生时间,使水分蒸发、沥青破乳、粘结力逐渐形成并达到较终强度。
- 在强度形成前(通常需要24-72小时,具体视材料、环境而定),需封闭交通,禁止一切车辆和行人通行。
- 养生期间注意保护路面,避免污染和水浸。
总结:冷拌沥青施工流程主要包含施工准备、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压实和养生六个关键步骤,通过严谨的基层处理、精准的配比拌和、科学的摊铺碾压及合理的养生管控,确保混合料均匀分布、充分压实并较终形成满足使用要求的铺装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