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正新材料

专业的彩色防滑路面材料、施工厂家

冷拌沥青施工工艺流程

冷拌沥青施工工艺流程

冷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是一种基于冷拌沥青技术的工艺,其重点在于常温或较低温度下完成混合料的拌和、摊铺与压实。该工艺无需传统热拌沥青所需的高温加热步骤,具有显著的节能环保优势,同时施工适应性更强,尤其适用于小面积修补、低温季节作业或交通压力大的路段快速修复。

一、施工前准备

  1. 工作区设置: 根据施工方案设置合理的工作区域,包括明确的施工区、材料堆放区、设备停放区及安全警示区域。严格按照道路作业安全规范布设交通导行设施(如锥桶、警示牌、警示灯等),确保作业人员及过往车辆安全。
  2. 基面处理:
    • 清理: 彻底清除施工范围内的杂物、尘土、泥块、积水、油污及松散的旧料。可采用清扫车、高压水枪冲洗、人工清理等方式,确保基面洁净、无尘、干燥。
    • 病害处治: 对基面(原路面或基层)存在的裂缝、坑槽、松散、沉陷等病害进行针对性处理。裂缝需清理后灌缝,坑槽需开槽至稳定层并清理干净,必要时喷洒粘层油增强粘结。
    • 干燥: 基面必须充分干燥。雨后或冲洗后须待表面水分完全蒸发或使用压缩空气吹干后方可进行下一步。
  3. 材料准备:
    • 冷拌沥青混合料: 按设计要求选用合格配比的成品冷拌沥青混合料。运输至现场后应覆盖防雨布,避免污染或水分侵入。混合料应在厂家推荐的有效期内使用。
  4. 设备检查: 摊铺机、压路机(钢轮、胶轮)、小型压实设备(平板夯、手扶压路机)、运输车辆、清扫设备、温度计、量具等应调试至良好工作状态。

二、混合料拌和与运输

  1. 拌和: 混合料通常在专业搅拌站集中生产。严格按设计配合比投料,控制拌和时间(通常2-5分钟),确保沥青、集料、填料均匀裹覆,无花白料、离析现象。出料温度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一般常温或略高于常温)。
  2. 运输: 采用自卸车运输。车厢应清洁并涂刷防粘剂,运输过程中覆盖篷布保温防污。运抵现场后应及时卸料摊铺,减少等待时间。

三、摊铺

  1. 布料: 将冷拌沥青混合料均匀倾倒在处理好的基面上。人工修补时,可用铁锹等工具布料;若采用小型摊铺机,则按设定厚度自动布料。
  2. 整平: 人工摊铺时,使用刮板、耙子等工具将混合料大致摊开至设计厚度并初步整平;机械摊铺则依靠摊铺机熨平板自动控制平整度与厚度。摊铺厚度应考虑压实系数(通常预留1.2-1.3倍压实厚度)。纵横向接缝处应平顺搭接。

四、压实

  1. 初压: 摊铺后立即进行初压,主要目的是稳定混合料。一般采用(6-10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速度宜慢(1.5-2.0 km/h)。
  2. 复压: 初压后紧跟复压,目的在于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可使用钢轮压路机振动压实(压实吨位和振动参数根据材料特性调整)或胶轮压路机揉搓压实(吨位20-30吨),压实遍数需通过试验段确定,一般3-6遍,速度2.5-3.5 km/h。边角、接缝等大型压路机不易操作区域,使用平板夯或手扶压路机夯实。
  3. 终压: 复压后以(6-10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消除轮迹,提高表面平整度。碾压速度3.0-5.0 km/h。
  4. 碾压要点: 遵循“由低到高、由边向中、先慢后快、轮迹重叠”原则;压路机启动、停止平稳,避免在未压实的混合料上转向、调头;控制碾压遍数,防止过压导致集料破碎。

五、开放交通 压实完成后,待混合料初步成型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后即可开放交通。开放交通的具体时间受环境温度、混合料类型、压实度等因素影响,通常数小时至一天不等,需现场确认。初期应避免车辆急转弯或急刹车。

总结 冷拌沥青施工工艺流程涵盖施工准备、基面处理、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压实及开放交通等步骤。其重点优势在于常温作业、节能环保,关键在于基面的彻底清理与干燥、混合料的质量与及时使用、以及遵循规范的摊铺与压实程序以获得良好密实度与平整度。严格把控各步骤的操作要点是确保冷拌沥青工程质量的基础。

相关链接

篮球场

专业级篮球场地,适合比赛和训练,配备完善设施。

网球场

标准尺寸网球场,优质地面材料,提供良好运动体验。

足球场

专业足球场地人造草坪,适合各种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