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粘石地坪施工方法
胶粘石地坪施工工艺详解
胶粘石地坪因其天然质感、透水性佳、装饰性强等特点,在景观步道、广场、庭院等场所应用广泛。其施工质量关键在于严谨的工艺控制与细节把握。以下是其重点施工步骤与技术要点:
一、 基础处理与准备
- 基础要求: 混凝土或稳定碎石基础需坚实、平整、洁净,无油污、浮灰及松动颗粒。基础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无明显裂缝及沉降隐患。
- 基础清理: 采用专业清扫设备或高压水枪彻底清除基础表面灰尘、杂物。必要时可使用工业吸尘器处理细微粉尘。
- 含水率控制: 施工前基础需充分干燥,含水率应≤8%,可使用专业水分测定仪检测。潮湿基面易导致粘结失效。
- 界面处理(如需要): 针对光滑混凝土基面或特殊要求,可涂刷专用界面剂增强胶粘剂与基础的附着力。
二、 材料配比与拌和
- 材料准备: 选用符合要求的专用胶粘剂(建议使用改性聚氨酯或环氧类)及筛选、清洗、干燥的天然彩石骨料(粒径通常为3-8mm)。
- 精确配比: 严格按照胶粘剂供应商提供的技术参数进行配比。胶石比例通常范围在1:15至1:20(体积比)之间,具体比例需根据骨料粒径、形状及环境条件微调。
- 混合搅拌: 使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均匀搅拌。先将胶粘剂A、B组分精确计量混合,充分搅拌至色泽均匀(时间约2-3分钟),再加入规定比例的石子,持续搅拌至石子表面被胶粘剂完全、均匀包裹(时间约3-5分钟)。应确保无胶团、无干料。
三、 摊铺成型
- 模板安装: 根据设计图纸精确安装标高模板或路沿石,确保线条平直、标高精确、固定牢固。
- 物料运输: 混合好的胶粘石材料需尽快(通常在30分钟内)运送至摊铺地点,避免因时间过长导致胶粘剂初步固化影响粘结性。
- 摊铺作业:
- 将混合物倒入施工区域,略高于设计标高。
- 立即用刮尺或专业摊铺工具沿模板(或路沿石)顶面均匀刮平。
- 操作时刮板与模板宜成45°角左右,匀速移动,避免反复刮抹导致骨料分离或扰动。
- 对边角、曲线等部位进行精细处理,保证轮廓清晰。
四、 压实找平
- 初步压实: 摊铺刮平后,立即使用平板振动器(或带橡胶垫的碾磙)进行表面压实。此步骤使石子排列更紧密,提高密实度和平整度,同时促进胶粘剂进一步包裹骨料。
- 精细找平: 压实后,对局部凹陷或不平处用少量混合料填补,再次用刮尺精平。检查整体平整度,确保符合设计要求(通常平整度误差≤3mm/2m)。
五、 表面水洗处理
- 初凝后处理: 待胶粘剂初步固化(初凝时间根据胶粘剂类型和环境温度而定,通常约2-4小时,以手指轻触表面胶粘剂不粘手为宜),使用高压水枪(压力需控制,避免破坏表层石子)冲洗地坪表面。
- 冲洗要点: 水流方向宜为45°斜角冲洗,将表层浮浆、多余胶粘剂冲洗干净,显露出清晰、均匀的石子颗粒,同时确保石子粘结牢固,无松动、脱落。
- 二次水洗(可选): 在胶粘剂完全固化前(通常次日),可进行第二次精细水洗,彻底清除残留浮胶,使表面质感更自然。
六、 固化与养护
- 完全固化: 胶粘石地坪需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通常温度5-35℃,相对湿度≤85%,避免雨淋、强风、暴晒)自然养护至完全固化。固化时间取决于胶粘剂类型、环境温湿度及厚度,通常需要24-72小时以上方能具备初步行走强度。
- 养护要求: 在完全固化前,严格禁止人员踩踏、车辆碾压及任何外力冲击。必要时设置围挡警示。养护期间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采取遮雨、遮阳或保温措施确保固化环境稳定。
七、 面层保护(可选)
根据使用要求及设计需要,可在完全固化后的胶粘石地坪表面涂刷专用的透明保护剂(如氟碳类、聚氨酯类),起到增强表面光泽度、耐污性、耐候性及抗紫外线老化的作用。需选用与胶粘剂相容的保护剂,按产品说明均匀涂布。
胶粘石地坪的较终效果与使用寿命高度依赖施工工艺的精准执行。从基础处理、材料配比、混合拌和、摊铺压实、水洗处理到充分养护,每个步骤都需严格把控细节,使用合格材料并规范操作,方能确保地坪具备优良的物理性能、持久的装饰效果与可靠的使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