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透水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彩色透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彩色透水混凝土因其优异的透水性、生态环保特性及良好的装饰效果,在景观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施工质量对较终的功能性、耐久性和美观性至关重要。以下为关键施工步骤与技术要点:
一、 基础准备与处理
- 场地勘察与规划: 明确施工区域、坡度(一般≥0.5%)、排水方向。地下管线预先埋设完成。
- 路基处理: 确保路基平整、坚实、均匀。清除浮土、杂物,对软弱或沉降不匀处进行换填、夯实处理。路基压实度需满足设计要求。
- 垫层铺设: 在压实路基上铺设级配碎石垫层(厚度根据荷载设计,通常150-300mm)。分层摊铺,每层厚度≤200mm,采用静压或小振动压路机压实,确保良好透水性和承载力。垫层表面应平整,坡度符合要求。
- 模板安装: 按设计图纸精确安装边模或路缘石模板,保证线型顺直、标高精确、支撑牢固。模板内侧可涂刷脱模剂。
二、 材料制备
- 原材料选择:
- 水泥: 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稳定。
- 骨料: 单一粒径或间断级配的优质碎石(通常粒径5-10mm或10-15mm),质地坚硬(压碎值≤15%)、洁净、低含泥量(≤1%)。严格控制针片状颗粒含量。
- 颜料: 选用耐候性、耐碱性优异的无机氧化物颜料,确保色彩持久稳定。
- 外加剂: 采用高效减水剂及增强剂,改善拌合物和易性,提高后期强度与抗冻融性能。可适量添加缓凝剂调节凝结时间。
- 水: 洁净自来水或符合标准的非饮用水。
- 配合比设计: 重点目标是满足设计强度(通常C20-C30)和高透水率(>0.5mm/s)。水泥用量是关键,一般占骨料质量的5%-7%。水灰比通常控制在0.28-0.35之间。需通过试验确定较佳配合比,确保透水性与强度的平衡。
- 搅拌:
- 必须使用强制式搅拌机。
- 投料顺序:先投入骨料和约70%的水(含溶解的外加剂)搅拌约30秒,再加入水泥、颜料和剩余水分搅拌至少2分钟,直至拌合物均匀、色泽一致、包裹良好,无结团现象。
三、 摊铺与压实
- 运输: 拌合物运输宜快速,避免离析、失水。运输车需覆盖。
- 摊铺:
- 基层表面在摊铺前应洒水湿润,但不得积水。
- 摊铺宜连续作业,控制好虚铺厚度(考虑压实系数,通常1.1-1.2)。
- 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如小型摊铺机)进行摊铺,保证厚度均匀、平整,避免强烈振捣导致水泥浆下沉堵塞孔隙。
- 压实成型:
- 摊铺后立即用低频平板振动夯或专用钢制滚筒进行压实。
- 压实遍数需通过试验段确定,以表面出浆但浆体不大量渗入底层为度(浆体厚度约1-2mm)。过度压实会降低透水性。
- 边角处辅以人工夯实。施工缝处应垂直切割,保证接缝平直美观,下次摊铺前清理干净并涂刷界面剂。
四、 表面处理(彩色面层强化)
- 撒布彩色强化料: 在初凝前,将规定用量的彩色强化干粉均匀撒布在已压实的混凝土表面。
- 收光抹平: 待撒布料吸收表层水分变暗后,使用专用抹光机或人工抹刀进行收光作业(通常2-3遍)。此步骤对较终表面平整度、光洁度、色彩均匀度至关重要。要求操作熟练、力度均匀。
五、 养护
- 覆盖保湿: 收光抹平完成后,立即覆盖洁净的塑料薄膜或无纺土工布(建议搭接宽度≥200mm),防止水分快速蒸发。
- 洒水养护: 覆盖后应及时洒水保持表面持续湿润。养护期不少于7天,高温大风天气需加强洒水频率,避免阳光直射。养护期间严禁人员车辆通行。
六、 切缝与密封(适用于大面积区域)
- 切缝: 养护结束或达到一定强度后(避免过早切缝导致边缘崩落),按设计图纸要求切割伸缩缝(缩缝)。切缝深度约为面层厚度的1/3,宽度4-6mm,缝内清理干净。
- 填缝: 待缝内彻底干燥后,填入柔性、耐候性好的专用填缝胶(如聚氨酯或硅酮类密封胶)。
七、 表面密封剂施工
- 表面清理: 在混凝土完全固化干燥(通常施工后14-28天)后,彻底清除表面灰尘、污物。
- 涂刷密封剂: 使用滚筒或喷涂设备均匀涂刷1-2遍高性能聚氨酯或丙烯酸基透明密封剂。要求涂刷均匀、无流挂、无漏涂。密封剂能有效增强表面耐磨性、抗污性、色彩鲜艳度及耐久性。
总结 彩色透水混凝土的施工是一项系统性的技术工作,其重点在于严格把控每一步骤的质量:从基础处理、科学配比、精确搅拌、谨慎摊铺压实、精细表面处理、足时足量规范养护,到较后的切缝与密封保护。只有通过严谨规范的施工操作,才能确保较终成型的彩色透水混凝土工程具备优异的透水性能、良好的结构强度、持久的色彩表现及理想的整体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