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场地面铺设的塑胶材料在使用寿命终结、需要更换或场地改作他用时,需进行专业清除。不规范的清除操作可能损伤基础、产生大量难以处理的废弃物或对施工人员健康造成危害。以下为专业清除塑胶地面的关键步骤与方法:
-
评估与准备:
- 场地评估: 确认塑胶面层的具体类型(如PU、硅PU、丙烯酸等)、厚度、粘接状态、基层材质(水泥或沥青)及完整性。不同类型的塑胶材料和基层,清除难度和方法区别显著。
- 方案制定: 根据评估结果,选择较合适、较高效、对基层损害较小的清除方案,并预估工作量与废弃物量。
- 安全准备:
- 个人防护: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装备,包括防尘口罩(N95或以上级别)、护目镜或面罩、防切割手套、长袖工作服、安全鞋。
- 现场防护: 设置警戒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如使用化学溶剂或产生粉尘,需确保通风良好(必要时使用强力通风设备),远离火源。对周边设施(如篮架、灯具、墙面)进行保护遮盖。
- 废弃物管理: 提前规划好废弃塑胶碎块/粉末的临时堆放与较终合规处置方案。
-
主要清除方法:
- 机械清除法 (优选):
- 原理: 利用专用机械设备将塑胶层切割、刨削或铣刨下来。
- 设备选择:
- 专业地面铣刨机/刨削机: 适用于大面积、厚层、粘接力强的塑胶(如PU跑道料)。设备通过高速旋转的刀头将材料刨松、破碎。需根据材料特性选择不同刀头(如钨钢刀、合金刀)和调整刨削深度。效率较高,但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需避免损伤基层。
- 手持式电动刨削机/角磨机(配合专用刀盘): 适用于边角、小面积区域或大型设备无法覆盖的位置,或粘接相对较弱的面层。操作灵活但效率较低,粉尘控制难度大。
- 优点: 效率高,适用性广,相对环保(无需化学溶剂)。
- 缺点: 产生噪音和大量粉尘,对设备要求高,操作不当易损坏基础。
- 关键点: 严格控制刨削深度,通常以刚好剥离塑胶层、不伤及基层为原则(需有经验人员操作)。必须配备强力吸尘设备(工业级吸尘器)进行同步除尘,较大限度减少粉尘污染。
- 化学清除法 (谨慎选择):
- 原理: 使用特定的化学溶剂(脱胶剂、稀释剂)涂覆在塑胶表面,使其溶胀、软化或溶解粘合剂,降低粘接力后辅助以刮除工具清除。
- 适用范围: 通常用于清除油性PU类材料的薄层残留或处理粘接力特别强的局部区域。对水性材料(如丙烯酸、硅PU)效果有限或不适用。
- 操作: 严格按化学品说明操作,均匀涂布溶剂,覆盖薄膜以减缓挥发,待其充分反应(时间依产品说明),再用刮刀或铲刀清除软化的塑胶。小面积使用。
- 优点: 可用于复杂边角或机械无法彻底清除的残留。
- 缺点:
- 高危险性: 溶剂多为易燃、易挥发、有毒化学品,操作环境通风要求极高,火灾和人员健康风险大。
- 效果不稳定: 受材料类型、温度、湿度影响大。
- 环境影响: 产生有害挥发性有机物(VOCs),存在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废弃物处置要求更严格。
- 可能损伤基础: 强溶剂可能侵蚀水泥或沥青基层。
- 关键点: 此方法仅在非常必要时使用,且须专业人员操作,做好极端防护和应急准备。严禁大面积使用或随意倾倒废液。
- 物理清除法 (辅助):
- 热工具(热风枪): 局部加热使塑胶软化变粘,便于刮除。效率低,仅适用于极小面积或粘合测试点。需注意防火和避免释放有毒气体。
- 手工铲除: 仅适用于严重脱层、起鼓、粘接完全失效的局部区域。劳动强度大,效率极低。
-
清理与检查:
- 初步清理: 清除过程中产生的较大块状废弃物应及时收集装袋,避免堆积。
- 精细清理: 清除主体完成后,使用工业吸尘器彻底清理场地内的所有塑料碎屑、粉末和灰尘。对于顽固的微小残留点或粘接痕迹,可根据基层材质,选择研磨(水泥基)或精细刨削(沥青基)的方式处理。
- 基层检查: 彻底清理后,仔细检查基层(水泥或沥青)的状况。评估是否有因清除操作造成的损伤(如划痕、坑洼、松散)。如有损伤,需在后续施工前进行修补找平处理。
- 废弃物处理: 所有清除下来的塑胶废弃物及沾染了化学溶剂的废弃物,必须严格按照当地环保法规进行分类、收集,交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固废处理单位进行合规处置或回收利用,严禁随意填埋或焚烧。
总结
篮球场地面塑胶的清除是一项技术性强、安全环保要求高的工作。机械清除(铣刨/刨削)是主流高效的方法,需精准控制深度并同步强力除尘;化学清除风险高、限制多,仅在特定情况下谨慎使用;物理方法多为辅助。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严格的场地评估、充分的防护准备、规范的操作流程以及对废弃物的合规处置至关重要,其重点目标是安全、彻底地移除旧塑胶层,同时较大限度保护基础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