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型跑道施工工艺流程
预制型跑道施工工艺流程概述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需全面勘察施工现场,确认基础条件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是平整度、坡度及排水性能。施工环境应满足温度(通常建议在10°C至40°C范围内)和空气湿度要求。所有预制卷材需提前24小时运抵现场,按铺设方向展开平铺静置于避光干燥处,使其适应环境温度,消除运输卷曲应力。同时,彻底清洁施工基面,清除所有尘埃及残留物,确保基面坚固、清洁、干燥(含水率符合标准)、无油污、无松散颗粒及尖锐凸起。
重点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
精准放线与定位:
- 依据设计图纸,采用专业测量仪器在基础层上精确放出跑道轴线、各功能区域边界线及起止点位置。
- 标记卷材铺设方向(通常箭头指向运动方向)和起铺基准线,确保后续铺设有序、接缝对齐。
-
基层处理与界面准备:
- 对基础层进行较终检查,确保无裂缝、空鼓、油渍等缺陷。微小不平整处需打磨处理。
- 在清洁干燥的基础表面涂刷专用界面处理剂(底涂),增强基层与胶粘剂的粘结力。底涂需均匀涂布,待其充分干燥至指触不粘状态。
-
卷材铺设与初步定位:
- 从基准线开始,沿标记方向小心滚铺预制卷材。使用专用工具辅助展开,避免过度拉伸或扭曲。
- 初步放置卷材时,需确保其边缘与放样线对齐,相邻卷材之间预留出适宜的粘接缝宽度(通常数毫米)。铺设过程中注意保护卷材表面,避免划伤污染。
-
精细裁切与对接:
- 在跑道弯道、边角或与附属设施连接处,依据实际形状对卷材进行精准裁切。裁切工具需锋利,保证切口平直。
- 卷材对接处要求紧密无隙,边缘平顺。裁切后对接面需保持清洁。
-
粘接剂涂布与卷材粘合:
- 将相邻卷材需要粘接的部位(卷材底面及基础面)使用锯齿镘刀均匀涂布双组分聚氨酯专用粘接剂。涂胶需饱满、均匀,厚度一致,避免漏涂或堆积。
- 严格遵循粘接剂的开放时间(指胶水涂布后至仍保持有效粘性的时间窗口),及时将卷材边缘对齐、压合到位。使用压合工具从中心向边缘滚压,排出空气,确保粘接面完全密实接触,形成连续、无气泡的粘接带。
-
全面压实与排气:
- 在粘接剂开始固化前,使用专业重型压辊对整个铺设完成的跑道面进行多道压实。先从接缝处开始,再向两侧扩展。
- 压实方向需纵横交错,确保卷材与基础层、卷材间的粘接带均充分受力压实,完全排除内部空气,达到较大粘结强度。特别注意接缝边缘的压实处理。
-
接缝清理与密封处理:
- 待粘接剂初步固化后(根据产品说明及环境条件确定时间),仔细清理溢出接缝外的多余胶粘剂。
- 使用配套的专用填缝密封材料对粘接缝进行精细处理,确保接缝平整、光滑、密封,并与面层颜色、纹理协调一致。
-
后期修整与附属工程:
- 检查整个场地,对微小瑕疵进行必要修整。
- 待跑道完全固化稳定(通常需24-72小时,视环境而定)后,严格按照国际/国家标准及场地设计图纸,使用专业划线设备及耐磨划线漆进行精准划线。划线要求线条清晰、平直、尺寸精确、色泽饱满均匀。
关键施工要点:
- 环境监控: 严格控制施工环境温度、湿度及基础含水率,避免在雨前、雨中或雨后基础未干时施工。恶劣天气(大雨、大风、极温)应暂停。
- 基层质量: 确保基层强度达标、平整度高、坡度精确、排水通畅、绝对干燥清洁。
- 材料管理: 卷材铺开静置充分,避免材料应力。粘接剂严格按照厂家配比混合均匀,在规定操作时间内使用完毕。
- 工艺严谨: 精准放线是基础。涂胶均匀足量、掌握开放时间、精确对接、充分排气压实是保证粘接质量的重点。接缝处理精细直接影响美观与耐久性。
- 成品保护: 施工中和施工后固化期内,必须采取严格防护措施(如设置围挡、警示标识),防止人员、车辆、设备或杂物对未固化的跑道面层造成污染、划伤或破坏。
总结 预制型跑道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重点在于从基础准备到卷材铺装、粘接压实及后期划线各步骤的精准控制与严谨工艺。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跑道的使用性能与寿命。严格执行工艺流程,特别是确保基础合格、环境适宜、粘接可靠、接缝密实,是成功完成预制型跑道项目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