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跑道施工视频教程全集
塑胶跑道施工重点技术流程要点
塑胶跑道的品质取决于严谨的施工工艺。以下是基于行业通用标准的施工关键流程:
一、 基础处理与检测
- 基础要求: 混凝土或沥青基础需坚固、平整(3米直尺间隙≤3mm)、干燥(含水率≤8%)、洁净无油污、无松散物。坡度需符合设计要求(通常0.3%-0.8%)。
- 处理重点: 彻底清除浮尘、油渍等杂质。裂缝、凹坑采用专用材料修补填平。必要时进行酸洗或打磨,增强附着力。施工前必须进行含水率测试。
二、 防水底涂施工
- 材料准备: 选择与基础及面层兼容的专用单组份或双组份底涂材料,按规定比例(双组份)精确混合,充分搅拌均匀。
- 涂布要点: 采用滚筒或专用喷涂设备均匀涂布基础表面,无漏涂、堆积现象。确保完全渗透封闭基础毛细孔,形成连续粘结层。固化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三、 弹性层铺设(透气型/复合型)
- 透气型跑道:
- 底层(EPS颗粒层): 将EPDM颗粒与单组份聚氨酯粘合剂按严格比例混合,机械搅拌均匀。摊铺机控制厚度(通常≥10mm),紧随其后使用专业工具(如带水平控制装置的刮耙)精细刮平压实。确保密实度均匀一致。
- 面层(EPDM颗粒层): 在底层固化后进行。将粒径更细的EPDM颗粒与PU粘合剂混合均匀,摊铺厚度通常≥3mm,刮平压实,要求表面纹理均匀、致密。
- 复合型跑道:
- 聚氨酯橡胶颗粒层: 将粒径适宜的橡胶颗粒与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按精确比例混合。摊铺平整,控制厚度(通常9-13mm),使用大型齿形镘刀精细刮涂,确保平整度和密实度。固化后打磨处理接缝高差。
四、 面层喷涂
- 材料混合: 将跑道专用双组份面漆(A、B组分)与EPDM彩色颗粒按设计配方比例精准计量,倒入专用喷涂设备混合腔体,确保充分搅拌均匀。
- 喷涂工艺: 使用专业无气喷涂设备。一般分正反方向交叉喷涂2-3遍。严格控制喷枪压力、移动速度与距离,保证涂层均匀覆盖、色泽一致、颗粒分布均匀。涂层总厚度≥1.5mm。
五、 划线
- 定位测量: 依据国际田联或设计要求,采用高精度激光测距仪、钢卷尺进行测量放线,确保点位、线位精确无误。
- 划线实施: 使用专业划线机配合优质聚氨酯白漆(或黄漆)进行施划。线条要求边缘锐利清晰、宽度精确、无毛边、虚边。待漆膜充分固化。
施工过程中需持续监控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每道工序完成后均需进行质量检验(厚度、平整度、粘结力、外观),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总结 塑胶跑道质量重点在于施工过程的严谨控制,涵盖基础处理、材料配比、精准摊铺、均匀喷涂及规范划线等关键步骤,每一步都直接影响较终场地的性能与耐久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