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正体育

专业的塑胶跑道和运动球场体育场地材料、设计、施工厂家

13mm混合型塑胶跑道配合比

13mm混合型塑胶跑道面层材料配合比解析

塑胶跑道作为现代化体育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表现与材料组成及施工工艺密切相关。13mm混合型塑胶跑道因其均衡的回弹性、耐用性及运动表现支持受到广泛应用。其面层结构通常由三层组成,各层材料的配合比直接影响较终性能:

  1. 底层(承力层/弹性层)

    • 主要成分: 回收橡胶颗粒(通常为黑色,粒径约1-3mm)与单组分聚氨酯(PU)粘合剂。
    • 厚度: 约10mm。
    • 配合比重点: PU粘合剂与橡胶颗粒的重量比是关键参数。常见的配合比范围在 PU : 颗粒 = 1 : 3 至 1 : 4 之间。具体比例需根据:
      • 颗粒特性: 颗粒的硬度、形状、清洁度及含粉量会影响其与PU的粘合效果及所需粘合剂量。
      • 环境要求: 温度、湿度影响PU的固化速度和流动性。
      • 性能目标: 期望的弹性模量、冲击吸收率。
      • 固化剂用量: PU中需按厂家推荐比例(通常为PU重量的2%-3%)精准添加MDI类固化剂,确保充分交联固化,形成稳定结构。过量或不足均影响层间粘结和长期性能。
    • 功能: 提供跑道主要的冲击吸收能力和弹性基础。
  2. 中间加强层

    • 构成: 此层一般由单组分聚氨酯(PU)材料薄涂构成,有时会掺入少量细粒径颗粒(如粒径andlt;1mm)。
    • 厚度: 非常薄。
    • 作用: 封闭底层孔隙,为面层提供平整、致密、粘结力强的基底,确保面层材料牢固附着。
  3. 面层(防滑耐磨层)

    • 主要成分: EPDM(三元乙丙橡胶)颗粒(彩色,粒径通常为0.5-2mm)与单组分聚氨酯(PU)粘合剂。
    • 厚度: 约3mm。
    • 配合比重点: PU粘合剂与EPDM颗粒的重量比同样至关重要。典型的配合比范围在 PU : EPDM = 1 : 4 至 1 : 5 之间。具体比例取决于:
      • EPDM质量: 颗粒的含胶量、粒径分布(建议采用级配粒径)、颜色稳定性及表面清洁度。
      • 性能需求: 要求的表面摩擦力(防滑性)、耐磨耗性、色彩持久性。
      • 摊铺工艺: 机械喷涂或手工刮涂对混合料的流变性要求不同。
      • 固化剂用量: 同样需按PU重量精确添加规定比例的固化剂(通常2%-3%)。
    • 功能: 提供优异的防滑性能、耐磨性、耐候性及美观色彩。

关键选材与工艺要点

  • 材料品质:
    • PU粘合剂: 应选用专用于塑胶跑道面层生产的单组分湿气固化型聚氨酯预聚体,其NCO含量、粘度及储存稳定性需符合相关应用标准。
    • 橡胶颗粒: 底层回收颗粒应清洁、干燥、无杂质、形状规整,物理化学性质稳定。面层EPDM颗粒需具备高含胶率、优异的抗紫外线和抗老化性能,色泽均匀耐久。
    • 固化剂: 采用与PU预聚体匹配的MDI类固化剂,严格控制添加量和混合均匀度。
  • 施工工艺控制:
    • 基面处理: 确保混凝土或沥青基础坚实、平整、干燥(含水率达标)、洁净。
    • 环境控制: 施工环境温度宜在10℃-35℃,相对湿度低于85%,避免雨雾大风天气施工。极端温湿度会显著影响材料固化反应和较终性能。
    • 混合均匀度: 底层和面层材料的混合需使用专用设备(如强制式搅拌机),确保颗粒被PU充分包裹且无结团。
    • 摊铺工艺: 底层摊铺需控制厚度和平整度。面层摊铺要求厚度均一、纹理一致、无接痕。
    • 固化养护: 严格保证每层材料有充分的固化时间(通常不少于24小时)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未完全固化的面层禁止投入使用。

总结

13mm混合型塑胶跑道的性能实现,重点在于底层弹性层(PU+橡胶颗粒)与面层防滑层(PU+EPDM颗粒)的精准配合比设定及相应固化剂的正确使用,结合对原材料品质的严格把控以及贯穿始终的精细化施工管理流程,共同构成了该类型跑道物理力学性能和长期耐久性的基础保障。

友情链接

篮球场

专业级篮球场地,适合比赛和训练,配备完善设施。

网球场

标准尺寸网球场,优质地面材料,提供良好运动体验。

足球场

专业足球场地人造草坪,适合各种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