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跑道施工流程

内容分类: 其他 / 内容编号: 62

预制跑道,因其环保性、优异性能及施工效率,已成为现代运动场地的重要选择。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较终使用效果,现将主要施工流程简述如下:

预制跑道施工流程
  1. 施工前准备与基础验收:

    • 场地勘察设计: 精确测量场地尺寸、坡度、排水走向,依据相关规范设计与预制跑道面层匹配的基础结构(通常为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基础)。
    • 基础要求: 基础需坚实、平整、干燥、清洁。平整度要求通常为3米直尺检测下间隙≤3mm,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一般≤0.8%)。密实度需达到设计要求(沥青基础压实度≥95%,水泥基础强度≥C25)。基础表面无油污、杂物、起砂、空鼓、裂缝(宽度≤3mm)等缺陷。
    • 基础养护: 水泥混凝土基础需充分养护(通常≥28天),确保含水率达标(简易检测法:铺设1m²塑料薄膜,四周密封,24小时后膜内无水珠或基面颜色无明显加深)。沥青基础需自然养护稳定(通常≥15天)。
    • 环境条件: 施工时环境温度宜为10℃-35℃,相对湿度≤85%,避免雨雪、大风(≥4级)及高湿天气施工。基础表面温度一般应高于露点温度3℃以上。
  2. 材料进场与铺前处理:

    • 材料验收与储存: 预制卷材、专用粘合剂等主辅材按计划进场,核对规格型号、数量、批次及出厂合格证明。材料需按规范要求存储于干燥、通风、阴凉的室内环境(卷材应立式存放),避免阳光直射、雨淋和重压。使用前应在施工环境内适应性放置(通常≥24小时)。
    • 基础清洁打磨: 彻底清扫基础表面浮尘、砂砾等杂物。对基础点状凸起或局部不平整处进行针对性打磨处理。必要时使用专业清洁设备(如吸尘器、吹风机)确保基础洁净干燥。
    • 涂布底涂(若需): 根据粘合剂要求和基础情况,在清洁干燥的基础表面均匀涂布一层专用底涂剂。底涂需完全干燥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3. 预制卷材铺设:

    • 弹线定位: 依据场地设计图纸,精确弹设跑道分道线、点位线及卷材铺设基准线。
    • 粘合剂搅拌与涂布: 严格按照粘合剂供应商提供的配比和搅拌规程,使用专用电动搅拌器充分搅拌均匀。在规定时间内(开放时间内),使用专用齿形刮刀或耙子,在基础及卷材背面(若需双面涂胶)均匀涂布规定厚度的粘合剂(用量参照产品说明)。
    • 卷材铺设与排气压实: 沿基准线将预制卷材平直、无皱地铺设在涂布好粘合剂的基面上。卷材铺设后应立即使用重型专业滚筒(通常≥50kg)由中心向两侧或由一边向另一边多次滚压(纵横方向交替),确保粘合剂充分渗透接触面、卷材与基础完全密贴,排除内部空气,形成稳定粘结。特别注意接缝处的压实。卷材搭接处需留出适当宽度(通常≥5cm)以备后续接缝处理。
    • 接缝处理(热熔焊接): 卷材铺设完成并初步固化后(具体时间依据粘合剂性能),使用专用热风焊接设备(热风枪)及配套焊条对搭接边进行热熔焊接。焊接温度、速度需严格控制,确保焊缝平整、牢固、密实。焊接完成后需及时切去多余焊条并检查焊缝质量。
  4. 画线:

    • 待跑道面层铺设完成并充分固化(依据粘合剂固化要求)后,按设计图纸精确测量定位。
    • 使用专业划线机及符合标准要求的划线漆进行喷线。线条应清晰、均匀、饱满、平直,尺寸精确无误。
    • 划线漆需完全固化后方可投入使用。
  5. 清理与成品保护:

    • 施工过程中及结束后,及时清理场地内残留的胶水、碎料等杂物。
    • 在跑道完全达到使用强度前(依据粘合剂和划线漆固化要求),设置醒目标志,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避免车辆碾压、重物冲击及污染,做好成品保护。

预制跑道施工是一项标准化、系统化的工程,其重点在于严格的基础处理、精确的材料应用、规范的铺装工艺(尤其是粘合剂涂布与滚压排气)、可靠的接缝焊接以及精细的后期画线。每个步骤均需严格执行相关规范与制造商提供的技术指南,确保较终成品的整体性、稳定性、安全性和美观性。

下一篇编辑返回列表

请检查内容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