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木地板施工工艺流程

内容分类: 木地板 / 内容编号: 4

运动木地板施工工艺流程

一、基层评估与处理

  1. 基层要求: 混凝土基层需达到设计强度,表面坚实、无起砂、无空鼓、无裂缝。平整度要求严格,通常需满足2米靠尺检查误差不超过±2mm。含水率必须经过专业仪器测定,确保≤当地平衡含水率(通常要求≤12%)。
  2. 基层处理:
    • 彻底清除浮浆、油污、灰尘等杂质。
    • 对局部凹陷或凸起进行打磨或修补。
    • 必要时涂刷专用界面剂增强粘结力。
    • 按规范要求施作水泥自流平,精确找平并充分养护,确保其达到铺设木地板所需的平整度与强度标准。

二、防潮层铺设

三、龙骨系统安装

  1. 主龙骨(底层龙骨):
    • 根据设计图纸弹线定位,确定主龙骨间距(通常400-450mm)。
    • 选用符合要求的实木龙骨(如松木、杉木等),规格通常不小于35mm x 55mm。
    • 龙骨需进行防腐防虫处理,含水率控制在12%以内。
    • 采用专用弹性减震橡胶垫块(高度根据设计需求选定)作为主龙骨的支撑点,精确调平(误差≤±1.5mm/2m)。
  2. 副龙骨(面层龙骨):
    • 在主龙骨上方垂直方向安装副龙骨(规格通常约20mm x 50mm)。
    • 副龙骨间距根据面板规格和承重要求设定(通常400mm左右)。
    • 与主龙骨连接牢固,必要时使用专用连接件。双层龙骨系统能有效提高结构稳定性和冲击吸收性能。

四、毛地板铺设

五、弹性减震垫层铺设

六、运动木面板安装

  1. 材料准备: 面板拆包后需在安装现场展开平放,适应环境温湿度48小时以上。安装前严格筛选,剔除色差过大、有死节、开裂、变形等缺陷的板条。
  2. 安装:
    • 从场地中心线或基准线开始向两侧铺设,长边方向通常与主运动方向一致。
    • 采用高品质运动地板专用胶水(符合环保标准,如DIN 68531),在弹性垫层上均匀刮涂,并在面板榫槽处适量施胶。
    • 面板间通过榫舌与榫槽紧密咬合。使用专业敲击块和拉紧器,确保接缝严密、无高低差。
    • 面板端头应错缝安装(错缝距离不小于300mm)。
    • 墙边及固定设施(如立柱)周围预留足够的伸缩缝(通常10-15mm以上),缝隙内填充弹性材料(如泡沫PE棒),表面由踢脚线覆盖。
    • 安装过程中随时检查平整度(2米靠尺检查≤3mm)与牢固度。

七、打磨

八、涂饰(上漆)

  1. 底漆: 清理打磨粉尘后,涂刷1-2遍高性能运动地板专用渗透底漆,增强漆膜附着力并封闭木纤维。
  2. 面漆: 待底漆完全干燥并轻微打磨后,涂刷2-3遍高品质运动地板专用防滑面漆(通常为聚氨酯类)。涂刷需均匀,无流挂、无漏刷。每遍漆层干燥后需进行精细打磨(较后一遍除外)。
  3. 环境控制: 涂饰作业期间及干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环境温湿度(通常温度18-25℃,湿度45%-65%),并保证良好通风。

九、画线

十、清理与成品保护

总结 运动木地板的施工是一个环环相扣、技术要求严苛的系统工程。从基层处理的精准控制,到多层结构(防潮、龙骨、毛板、弹性垫、面板)的规范安装,再到精细的打磨、高品质的涂装和标准化的画线,每一道工序都直接影响较终的场地平整度、稳定性、冲击吸收、变形控制、防滑性及耐久性。严谨科学的施工流程是确保运动木地板达到预期竞技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根本保障。

下一篇编辑返回列表

请检查内容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