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场地塑胶面层在使用多年后,或因损坏、翻新需要被完全清除。这一过程对技术要求较高,需遵循系统化步骤和安全规范,确保清除干净彻底且不损伤基层。
重点步骤与技术要点:
-
预处理与评估:
- 面层识别: 确定原有塑胶类型(如PU、硅PU、丙烯酸等),不同材料特性影响清除难度和工具选择。
- 基层检查: 仔细评估水泥或沥青基层的完整性、平整度、湿度和粘结情况。清除任何松散的颗粒或油污。检查基层是否存在裂缝、空鼓或严重不平,这些需要在清除塑胶后修复。
- 环境控制: 确保施工环境通风良好,温度适宜(通常要求高于15℃)。清除区域内无关物品,做好周边防护。
-
机械清除(主要方法):
- 设备选择: 根据面层厚度、硬度和面积选择合适的专用设备:
- 重型研磨机/刨铣机: 配备金刚石磨头或专用刨铣刀头,是清除较厚、粘结牢固塑胶层的有效工具。需精确控制下切深度,避免过度损伤基层。
- 高速角磨机: 配专用铲刀或钢丝刷盘,适用于边角、排水沟附近等机械难以触及的区域,或进行局部精细处理。
- 高压水枪(谨慎使用): 特殊高压水切割设备(水刀)可用于特定情况,但需严格控制水压防止基层受损,并解决大量废水回收处理问题。普通高压水枪效果不佳且风险高,一般不推荐。
- 操作要点:
- 分层清除: 对于厚层,宜分层逐步清除,避免一次性切入过深。
- 深度控制: 操作员需经验丰富,持续监控清除深度,确保塑胶层完全去除,同时仅对基层进行必要的、轻微的表面处理(去除残留粘结层和松散颗粒),而非过度打磨。
- 粉尘管理: 设备必须配备高效真空吸尘装置(工业级吸尘器),源头控制粉尘扩散,保护工人健康并维持现场清洁。
-
化学辅助(特殊情况下谨慎使用):
- 应用场景: 仅针对机械方法难以完全清除的顽固残留粘结剂或特定薄层区域。
- 药剂选择: 使用专为塑胶清除设计的环保型化学脱层剂。严禁使用强腐蚀性或不明成分溶剂。
- 规范操作:
- 严格遵循产品说明,小范围试用确认效果及对基层无腐蚀。
- 充分通风,施工人员佩戴全面防护装备。
- 药剂作用后,彻底刮除软化物质,并使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干净,确保无任何化学残留。废液需专门收集处理。
-
精细处理与基层修复:
- 全面检查: 清除工作完成后,彻底清扫场地(吸尘、冲洗),仔细检查基层表面。重点确认:
- 所有旧塑胶层及粘结剂残留物已完全清除(达到“见新底”标准)。
- 基层表面洁净、坚固、干燥、平整。
- 无油污、灰尘、脱模剂等影响新涂层粘结的污染物。
- 基层修复: 对发现的裂缝、空鼓、孔洞或不达标区域,使用专用修补砂浆进行填补、找平。待其充分固化后,根据新面层要求进行必要的打磨拉毛等界面处理。
-
废弃物处理:
- 清除产生的废旧塑胶碎屑、粉尘、化学清洗废液等均属于建筑垃圾或有毒有害废弃物。
- 必须严格按照当地环保法规进行分类收集、密封包装,交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合规运输和无害化处理,禁止随意倾倒或填埋。
关键安全与防护措施:
- 个人防护(PPE):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全程佩戴:防冲击护目镜/面罩、防尘口罩(N95以上或半面罩配P100滤棉)、防切割手套、防滑安全鞋、防护服(长袖长裤)、耳塞(高噪音环境)。
- 防火防爆: 现场严禁烟火。机械操作避免产生火花,远离易燃物。妥善存放化学品。
- 通风: 室内或封闭空间作业,必须强制机械通风,确保空气流通。
- 操作安全: 严格按设备操作规程作业,设立警示隔离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总结
篮球场地塑胶面层的彻底清除是一项技术性强、要求严格的专业工程。其重点在于通过系统评估、选用合适的机械工具主导清除过程、精细处理确保基层洁净达标,并全程重视粉尘控制、安全防护及废弃物的合规处置。整个过程强调操作的规范性与彻底性,为后续新面层的成功涂装奠定坚实基础,需要由具备专业设备和技术的施工团队完成。